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竞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奥运会上金牌榜的排名不断的前进和稳固,使得我国的各级各类体育学校在培养体育人才时承担着巨大的重任,也促使了各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调动了各级各类体育学校参与基地评选的动力,大大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为落实体育和体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实施国家奥运战略后备人才素质工程,国家体育总局对奥运会将以4年为一个周期,发起了全国“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认定工作。经过04、08、12年三奥运周期,“基地” 鉴定已成为业余训练的重要起点,有效激励和调动各省市开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管理、培训、教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在新周期(2017—2020年)认定与评估中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推进了体育后备人才精品工程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
1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标准评价体系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就进行了奥运后备人才基地认定评选工作,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做进一步的规划。
从2000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后备人才处(此时,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已经划到竞技体育司二处,即后备人才处)由于洪臣组织领导了(2000—2004 奥运周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评估工作,即为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评估工作的前身。后经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是非政府权力机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称法有侵犯奥委会权利(如专有名称权、特殊标志所有权等)的嫌疑,于是2004年“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更改为现在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体育的业余训练工作也转划到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也由青少司负责。
2 “基地”认定的指导思想的递进
在建国初期,我国的竞技体育表现的还不是很突出,在悉尼奥运会上的成功跨越,与雅典奥运会上的新的突破,使国人都关注了体育的发展,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既要以学校体育工作为基础,以奥运争光为目标,以省、市体育战略为主线,围绕“体教结合、择优扶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扩大基础,形成规模”的办基地原则,进一步的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加强人才队伍的衔接和进程,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北京奥运会申办的成功、场馆的建设,赛事的成功举办,我国竞技体育金牌榜有了历史性的突破,总体排名第2,在这样竞技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高水平体育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于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重视也在不断的扩大,对“基地”认定标准的思想也在更新。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纲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创建工作。以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级体校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规范体校办学,提高人才质量,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打造基础建设完善、管理规范、输送质量高、大赛成绩突出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在竞技体育发展的今天,原有体制下某些人才培养的方法已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加速转型期形式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要注重后备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理念与要求,不断的创新,实施新周期的培养标准。遵循“基地”认定的目的,围绕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建设体育强国为总体目标,优先选择体育人才和基地为奥运争光计划的主流,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项目。合理利用体制外资源,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努力发展现有少年儿童体校、体育中专学校和大学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带头作用,继续挖掘县一级学校对青少年和体育传统学校、体育学校的特点、青年俱乐部的潜力、合理规划、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不懈努力,不断的推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发展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吸引性、时效性,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和培育。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和《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等相关纲领性文件,充分落实第14号令《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第15号令《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以及2011年联合制定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根据当前发展的趋势,建立新周期的“基地”指标体系评估,促进基地的建设需要,推动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发展。
3 构建“基地”认定的基本原则的变化
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对认定标准看法与理解也有所不同,人们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发展适于眼前的需要。在“基地”认定标准体系过程,从2004年—2015年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在新周期与旧周期的原则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
这些原则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认定工作的重视,在不断的探索、创新完善,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可操作化的认定标准。这两个周期的原则截然不同各有各的特色,在2017年—2020年周期的原则发展的比较完善,适用于今天“基地”的建设发展,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实施。2013年—2016年周期的原则侧重于认定工作组的工作态度和做法,力求工作组合专家组在认定检查过程中要严格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对待,做到公平公正,达到一丝不苟的精神,选出符合要求的认定“基地”。而在2017年—2020年周期的原则侧重于对“基地”的建设和后备人才的建设。在工作中不断的更新完善,发展适合实际的认定标准,突出认定工作的主要目标,设置的科学合理可操作化、易操作化,减少人为因素,实施起来简单明了。无论是对于专家认定组还是申请认定的学校都是有利的,推动了我们“基地”的建设。
4 “基地”认定标准体系的演变与分析
4.1 初始阶段
在激烈竞争的时代下,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是竞技技术的较量,更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随着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取得奖牌榜排名第3的好成绩,这是我国的辉煌时期的开始,促使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和工作者投身到体育事业中来,打开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大门。为此我们开展了奥运“基地”认定评选工作。
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从2004年起,以4年一届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中开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基地》认定工作。从认定办法、认定条件以及实施细则来进行相应的评估选定。主要从基本条件、人才质量、人才效益3个指标进行评选。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2007年增加了教育教学,通过对“基地”认定条目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以及注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一个高素质高标准的后备人才。
4.2 发展阶段
对一个周期工作任务的结束,从中而发现了不足之处,在下一阶段的认定评选中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在2009年评选中又增加了文化教育的认定指标和要求,主要从基本条件、训练过程、教育教学、人才质量、人才效益5个指标进行评选。从体系来看,对于运动的培养,较全面化的要求,注重训练的过程,增加了教练员的责任心,提高了训练的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
4.3 创新完善阶段
从2005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3年—2016年的3个周期认定评选工作以来一直不断的在进行完善,但随着竞技体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各区域和各类体育学校不断的变化,对于“基地”认定评估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现象,进行认真的反思与探索开展了新周期的认定评选标准,并在2017年—2020年这个周期的认定标准体系中增加了德育工作。在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事件比比皆是,以及在比赛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这都不利于文明国家的建设,影响在国际中的名誉。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教育,跟随时代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5 对“基地”认定标准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5.1 “基地”认定办法的对比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都在追求完美化,不断的创新,对于体育事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在不断地改革创新,对于“基地”的认定工作近几个周期都在不断的探索,制定与当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各类体育学校“基地”建设。“基地”认定办法总共分为五个部分:总则、申报与审批、认定时间、命名与奖励以及附则。
在认定办法中进行相应调整与变化,第一章总则中的第3条:认定条件满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在2017年—2020年周期中被取消了。第4条: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学校、单项体育学校、少儿体育学校、体育中学均可申请参加“基地”认定。改成:中等体育学校,少儿体育学校以及其他形式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单位均可申请参加“基地”认定,拓宽选材的渠道,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取消了第5条、第6条、第7条,增加了运动员文化教育专项工作,减少了个别评选学校的难处,扩大了评选的范围,对于运动员的教育在不断的加强,更加关注运动的全面发展,注重过程,才能铸就更好的后备量力。在申请与审批中对一些条目化做了相应的规定,适当的增加或下调,以便根据眼前发展的需要,完善基地建设发展,使基地合理规范化,提高输送的质量,人才效益。
5.2 “基地”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为了彻底贯彻“奥运会的争光计划”,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严格要求在培训过程中,教练员应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和培训计划,加强教育教学,进行适当的考核与奖励,加强德育教育,全面培养人才,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运动人才。对此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有些被继续沿用,有些是新增的,更适于今天发展的需要。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一级条目的变化,由以前的3个条目发展到5个条目,逐渐增加了训练过程,教育教学,输送率改为人才效益,紧跟时代的步伐,全面培养后备人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从以前的“举国体制”向“体教结合”的转变,关注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能够全面的反映“基地”各方面的综合水平,体现了为奥运服务和培养后备人才的目的,按照竞技体育发展的原则,适用于系统的可操作性评价。
不同周期“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二级条目的变化,由2004年的建立“基地”评估指标中的二级指标有10个发展到2015年(新周期)17个指标,其中的一级指标“教育教学”条目中增加新的二级条目“德育工作”,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人才培养是多么的重视,关注学习的发展与培养方式,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国家和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全面的人才,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整体素质的培养,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二级条目中可以看出将“教练员职称”和“教练员学历”合并成“教练员职称学历”;在“教育教学”中的“教师考核”这条目不单独设置,规划到“教学常规管理”减少有些部分的分值,加强其他方面的要求,符合“基地”建设的发展。
“基地”认定评选一级条目在不断的改变完善,一级条目指标基本条件指标分值权重在不断地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由开始的40分—20分—15分;训练过程指标分值权重没有变化;教育教学指标分值权重有所下降;人才质量指标分值权重有变化到初始的分值权重,占得比例较大;人才效益指标分值权重有所下降,但在新的周期人才效益中运动员大赛成绩最低分为30分且不设上限。“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为国家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后备人才。在要求竞技技术提高的同时文化成绩也要有所突破,加强德育教育,全面发展,塑造一个高标准的后备人才。
教练员职称学历分值权重有所下降,而教练员的培训权重有所增加,教练员作为培养后备人才的主要关键人物,就是如何科学、合理而有效的进行训练,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不断加强对教练员的学习,更新知识,创新训练方法,提高教练员的整体素质,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对于科研成果的要求有所下降,减少教练员的一些工作量,鼓励教练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脚踏实地,不断的学习钻研,加强理论知识,为科学选择和科学训练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在专项设施设备和科研医务设施设备分值权重有所下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用于多数参训的体育运动学校的条件。在以往的工作检查中,普遍使用科研设施和专项设施设备的使用率较低,有些科研仪器足以满足测量和训练的需要,不需要全部使用,同时增加了运动员的伙食和服装标准,促进人为关怀,关注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推动集体化、社会化,促进家长对体育的支持,提升人们对体育思想观念和看法。
教师的职称学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设施设备指标分值权重有所下降,但在教师培训指标分值权重有所增加,目的是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科研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我们的后备人才做更好的服务。增加了德育工作认定条目,并占到了较大的分值权重。提升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本着一切为受教育者终身服务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观念,体现中华民族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优秀人才目标。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在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努力走在世界的最顶端,对于人才培养的方法在不断地创新与完善,国家高水平训练“基地”的设立促进了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激励更多的体育学校发挥自己的特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打造一批顶端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运动健儿,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2)各国竞技体育成绩的排位,不仅仅是体育之间的较量,更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随着竞技体育事业在奥运会上的不断表现与突破,我国竞技体育的继续发展与创新对“基地”认定的指导思想也在与时俱进。在重视身体教育的同时,更重视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3)通过不断的创新、探索,在“基地”认定条目中逐渐增加了训练过程,教育教学,显示出国家更注重对人才培养的过程而不是在于结果,更趋于对人才培养的“人性化”,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身心健康,以及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时代的心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4)在认定工作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对相应的条目分值进行了调整,教育教学指标分值权重有所下降,人才质量分值权重有所增加,但是在教育教学中增加了德育工作,占得比例相对来说较大。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不是单方面的技术,而是全面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祖国的建设。
6.2 建议
1)多考察一些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在认定标准条目中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标注,根据特殊项目要特殊对待;加强“基地”认定工作的培训、交流、要研讨,及时掌握“基地”的最新情况,提高“基地”的管理制度。2)进一步深化对认定工作条目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要把“基地”创建与本单位常规和规范化的办学紧密结合,重视和加强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3)不断的探索、借鉴好的例子,使“基地”评估指标不断的完善,贴近实际的情况,符合多数人的心声,使我们的人才库建设不断的趋于合理化,智能化、现代化,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提高整体的实力。
——摘自:章进,王静,李恩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标准更迭评价体系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16.05
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英国在建立日不落帝国黄金时期的1896年, 取得了第一届奥运会金牌榜第五名的成绩,达到竞技运动水平鼎盛则是在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上名列榜首,此后一直到2012年前,英国的奥运会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回顾英国近10届的奥运会成绩,在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英国运动员仅以1金、8银、6铜获得第36名的成绩,当时的成绩甚至低于世界上最穷的埃塞俄比亚(获得两枚金牌)。英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以19枚金牌、41枚奖牌的成绩荣登奖牌榜第四;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作为东道主取得29枚金牌,总成绩第三。英国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在世界杯中的成绩也有着大起大落的走势,在到目前为止的共20届世界杯的总积分榜上与西班牙并列第五。英格兰在1966年英国举办的世界杯上拿到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除此之外,英格兰在世界杯上最好的成绩是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第四名。英国竞技体育成绩的变化,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和社会对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1996年英国竞技体育跌至谷底,使得英国政府和社会民众开始反思问题所在,2005年7月英国获得2012年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政府发展竞技体育的决心,社会民众的热情空前高涨,为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此后,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奥运战略计划,大力扶持优势运动项目,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获得了巨大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1 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管理机制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英国并未成立专门的体育部门或体育组织来管理体育事务,在1945年以后伴随着福利型国家的确立,英国社会成立了专门的体育组织,而英国政府将体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的一部分。1972年大不列颠运动理事会(GB Sports Council)成立,其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运动咨询委员会(Advisory Spoets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空间Council)。虽然运动理事会建立的目标定位为:“提高竞技体育成绩,发展休闲体育运动”,但是当时的工作重点放在了鼓励民众参与体育运动以及建设社区体育的目标上。自1992年约翰•梅杰(John Major)上台后,他成立了国家遗产部,其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制定英国体育政策。他强烈主张全国彩票资助英国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如1995年英国政府颁布的《体育:竞赛的提升》(Sport:Raising the Game),该政策指出要培养精英运动员以及建立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和体育运动学校,并且持续性地为高水平竞技运动提供资金支持。1997年布莱尔上台后成立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体育也正式成为英国全国性管理组织部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1999年大不列颠运动理事会(GB Sports Council)改名为英国运动理事会(UKSport)。同年, 英格兰运动理事会发布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文件——《1999—2009年彩票基金战略计划》(Lottery FundStrategy,1999—2009)正式实施,体育事业开始真正地从国家彩票基金上获得资助。
英国体育的社会化程度很高,政府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颁布,具体的实施运作仍由各个体育组织自行管理。社会体育组织为英国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从组织范围上可以将这些社会体育组织分为全国性、地区性和基层性3个层次。
1.1 全国性的运动管理组织
英国运动理事会(UK Sports)以及英国奥委会(BritishOlympic Association)构成英国两大全国性的社会体育组织。英国政府建立的最大的全国非政府性的公共体育组织便是英国体育理事会,由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监督并对其资金和政策支持,其主要职责是完成政府制定的目标,但不受制于政府,政府向其提供体育经费却没有具体运作权利;主要职能是发展英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使英国体育运动处在国际领先位置。英国奥委会是纯粹的社会体育组织,政府并不向其提供经费,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公共捐助和商业赞助,其主要职能是促进英国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和发展,为奥委会的各成员协会及其运动员提供技术支持、科研理论指导、医疗方面的服务等,最重要的是负责组队参加奥运会,促进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各单项运动协会与英国奥委会保持紧密合作互助关系。
英国运动理事会对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主要由竞技体育管理部门负责,有以下4个方面的职责:(1)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科研支持,包括运动器材以及运动技术的研究工作;(2)组织高水平教练的培训与就业;(3)建立竞技人才数据库,督促各项目体育理事会进行系统培养,跟踪运动员发展情况;(4)对下拨到各项目协会的精英运动员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1.2 地区性的运动管理组织
英国地区性的运动管理组织主要有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等4个运动理事会以及其在各郡的地方办公室。这4个运动理事会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成立,早于英国理事会。其中英格兰运动理事会(Sport England)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与英国政府和英国运动理事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其资金也是来源于政府,可以说是政府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政府将体育经费下拨到英格兰运动理事会,再由其对各单项运动协会进行资助,主要包括对协会的资金支持,为协会提供高级别管理人才。此外运动员的基本生活费、子女福利、训练、器材以及教育方面的费用等都由其进行资助,其中运动员的等级越高,获得的资助也就越多。英格兰运动理事会工作重点是青少年体育,包括展开与学校、俱乐部、地区俱乐部的合作以及提供专项培训、体育教师培养等。
地方政府也是英格兰运动理事会的重要合作伙伴,地方政府能提供物资、人员等,并且体育政策和体育计划的实施需要地方政府全力的配合支持才能达到应有的成效。青少年体育是英国运动理事会重点关注的,通过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和地方学校进行长期的、全面的合作,并且为学校培训体育教师,颁发资格证书,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开展学校体育,也有利于后备人才体系的建设。各理事会在各地方设置的地方办公室与单项运动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的协作,为他们提供和培训专门的管理人员。
1.3 基层性的运动管理组织
英国基层的运动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运动俱乐部、各种单项运动协会。而一般体育项目俱乐部作为单项运动协会的会员单位,与运动协会一起承担着运动项目的发展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英国运动俱乐部主要可分为非营利运动俱乐部以及商业俱乐部。非营利运动俱乐部占大多数,这些非营利社会组织以提供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为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运动理事会的拨款,也有少量来自于社会捐助和商业赞助。商业俱乐部主要为职业俱乐部,足球职业俱乐部和橄榄球职业俱乐部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职业俱乐部,职业俱乐部同样由单项运动协会管理。英国有415个单项运动协会,各单项运动协会与英国奥委会以及英格兰运动理事会存在紧密的友好合作关系,区协会产生代表组成全国单项运动协会的决策机构,该决策机构有权制定各项运动政策。各项目协会发展自己的联系会员,会员缴纳会费,达到高水平的运动员,可得到协会的技术指导和法律服务。作为各项目协会的会员,一般的训练会在各个俱乐部中进行,只有少数高水平运动员会在协会集中训练,并且高水平运动员可拿到协会发放的工资。
英国在其早期体育管理体制上曾出现多方管理、体育运动管理与政府脱节、资金分化严重、管理秩序混乱的局面,也正是为了改善这种低效率高消耗的管理体制,英国政府开始改革创新体育管理机制,形成了政府—地方—基层的层级化管理体制。政府负责政策的制定,而细化的政策是以基层—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形式来进行反馈。到执行阶段,政府不参与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而是将这些细化的政策由地方性的体育组织领导分配到具体的组织,以自上而下的形式去执行。英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在层级化的管理体制的保障下能够更有效、更快速地展开。
2 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过程,任何单一的机构或组织都无法独立完成整个过程,英国政府、各地方体育理事会以及英国奥委会负责提供指导支持,而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阵地集中在学校和俱乐部之中,单项运动协会与学校、俱乐部以合作形式输送、培养人才,同时政府还组织高水平竞技体育团队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训练、指导以及各项教练培训工作等,高等教育机构和体育科研院校为运动员的培养提供科研支持服务。从各部门的关系中可以明显发现,在英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各个机构看似独立运作,却又有着多种合作互助关系,各个机构互相提供有利条件,共同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合作化的机构培养拓宽了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输送交流渠道,使得后备人才的培养更加高效。
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学校化和社会化。学校化的培养模式主要在学校中进行,而社会化的培养模式主要集中于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协会。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阶段明确,一般分为4个阶段:兴趣化—初级—中级—高级。兴趣化阶段主要是以兴趣为基础,主要在学校中培养和发现有天赋的体育人才;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主要是完成对训练和比赛的过渡;高级阶段主要以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在这4个阶段中,学校和各类社会组织贯穿其中,合作完成对后备人才的层级培养工作,政府负责提供资金、政策以及技术指导和科研支持等。
2.1 学校
学校在整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基础阶段的运动员培养主要由学校负责。学校也作为提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平台,如英国赛艇协会颁布的世界级人才培养和潜力挖掘计划,大大增加了后备人才库的广度和深度。此计划通过在学校内广泛地系统测试,筛选有天赋的赛艇运动员。在参加伦敦奥运会的英国赛艇队中,1/3的队员是通过这个计划筛选出来的,其中5人登上最高领奖台。从计划中也能发现协会与学校之间的伙伴关系,各单项协会与各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被挖掘出来。
学校选拔优秀运动员的主要是通过校级比赛的方式进行,在校际比赛中,有天赋的运动员会被选入到本区域内的项目协会、单项俱乐部中进行专门训练,继而参加区域性的以及协会之间的比赛,在这些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能得到机会到国家层面的训练机构以及项目协会中训练,进而参加国际比赛。
为了确保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能够得到训练的机会,英国专门建立了400 所体育中学,在此类学校中,天赋异禀的学生可以提前接受训练,这些体育中学与英国各单项运动协会也有各项合作关系,最大化地为有天赋的孩子提供竞技体育的各项服务与支持。此外,在培养过程中英国管理机构也意识到从中学到大学是运动员流失最多的一个阶段,为了弥补这个阶段的流失,英国要求各高等教育机构为运动员提供丰厚的运动员奖学金。同时,英国为提高竞技体育成绩而成立的英国运动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其目的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为运动员、教练员等提供一流的体育配套服务和训练设施,其提供的服务范围涵盖了运动科学和运动医学两大部分。英国运动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在英国设有9个分支和35个地区中心网络,为在其各个分支和地区中心的运动员们提供各项服务,来确保运动员训练活动的开展,为备战奥运会做好充足的保障工作。
2.2 俱乐部
2008年,英国教育部制定了《青少年体育教育与运动战略》(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for Young People Strategy),要求确保全体青少年每周参加5h的体育运动,而英国少年运动俱乐部则是该战略的主要承担组织。该战略体现了运动俱乐部在英国体育中的重要地位。从2002 年英国颁布的《游戏计划》(Game Plan)之后,英国大举开展奥运战略计划,从之前的重点发展社区体育转到了竞技体育上,而之前社区运动俱乐部对社区体育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这些运动俱乐部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会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英国大概有15万个运动俱乐部,英国运动俱乐部在数量和种类上非常多,一种分类是营利和非营利性俱乐部,在英国绝大部分的俱乐部是非营利的,这些俱乐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于会费以及政府和运动理事会的资助,这些俱乐部大多数情况下是租借或免费使用学校、社区的体育场地,场地一般不属俱乐部所有, 这类俱乐部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兴趣化阶段提供服务。营利的俱乐部主要是水平较高的职业俱乐部,这些俱乐部一般都有自己的运动场地,而且有的还配备专门的学校对人才进行全面培养。俱乐部的人才输送通道主要有:运动俱乐部—地方俱乐部—区域俱乐部—国家级俱乐部、国家代表队、职业俱乐部,而一般运动俱乐部的运动员来源是通过校际比赛的方式,也有各单项运动协会的会员将运动员分配到与自己合作的俱乐部中进行培养。
2.3 运动协会
英国有415个单项运动协会,许多协会并没有太多固定的专职人员,大部分以兼职或者志愿者形式参与协会日常事务的运作。单项运动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将协会项目在英国广泛开展,共同促进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各运动协会有权利制定各项运动的发展、培养政策。本文主要以英国体操协会、赛艇协会、自行车协会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例。
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
英国体操协会有13个地区级体操协会,每个地区级协会有1名代表共同组成英国体操协会的决策机构。体操协会分为4个部门:教练员教育部、市场部、会员部、发展部。会员部分为联系会员和全面会员,青少年儿童只要在体操协会注册,向协会上交一定的会员费就能成员联席会员,目前大约有10万名联席会员。全面会员指那些经常参加训练并且具备一定技术等级能力的运动员,同样他们也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上交会员费,并且费用高于联席会员,目前大概有8000名全面会员,他们能从体操协会得到技术指导和法律服务。在体操协会中,只有少量的高水平运动员可以在协会基地中进行集中训练,而其余大部分会员是分散在各个俱乐部中进行训练的。赛艇作为英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奥运会上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赛艇运动在英国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为英国赛艇的后备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提供了重要的选材范围。因此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英国赛艇协会主要是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赛艇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赛艇运动,再由赛艇俱乐部为那些有天赋的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此外英国赛艇协会与英格兰运动理事会进行合作,建立了世界上领先的社区赛艇运动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天赋的运动员。英国自行车协会的“去骑车”活动大大增加了英国参与自行车运动的参与率,尤其是提高了青少年的参与率。据英国体育协会相关数据显示,英国自行车骑行者超过英国国民人口的1/4,在英国协会注册的自行车俱乐部达2000多家,自行车运动员超过4万人。英国的单项运动协会更像是一座接通政府和社会的桥梁,政府通过运动协会能对各类社会体育组织进行有效的把握和掌控,但同时,政府又把具体的运作权利交由运动协会,通过运动协会制定项目发展计划来完善后备人才体系的建设,从而推动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3 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保障机制
3.1 资金来源
英国各个体育组织的经费来源渠道很多,最主要的来源有3个方面:国库基金、公共捐助和商业赞助、彩票基金。通过各方资金投入渠道分别对单项运动协会或运动员个人进行资助,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培养效益。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同时也更能增加各机构培养运动员的活力,使得后备人才的输送得到保障。
获得伦敦奥运会举办权之前,英国中央政府的拨款经议会决定,每年约拨款5200万英镑,英国运动理事会得到1100万英镑资助,英格兰运动理事会得到3400万英镑。英国运动理事会主要将政府拨款用于协会和运动员两方面,主要为资助高层次的体育单项协会和高水平运动员。英格兰运动理事会主要根据合作计划,将政府拨款分配给地方理事会和运动俱乐部。伦敦奥运会周期年中,英国政府每年向精英运动员提供1亿英镑的参赛资助经费,对各等级的运动员进行分级资助。
公共捐助和商业赞助也是英国体育组织重要的经费来源。其中英国奥委会作为完全独立于政府的社会组织,绝大部分的经费来源于社会赞助。英国奥委会作为承担英国奥运战略计划的实施者,不仅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体育组织需要对各类体育组织进行整合和发掘优秀的后备人才,也需要对各项单项协会、合作的学校以及俱乐部提供资金支持、运动训练指导以及体育科研的保障等。因此,公共捐助和商业赞助对奥委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社会力量支持英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为英国奥运会的成绩奠定了资金基础。此外,各单项运动协会和高水平职业俱乐部也能吸引大量的商业赞助,其中也包括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赞助。对于大部分的非营利性质的体育俱乐部来说,俱乐部成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企业捐助和赞助是其资金来源之一。
从1995年开始,英国全国性彩票发行,每年资金高达15亿英镑。1999年英国政府发布《1999—2009年彩票基金战略计划》(Lottery Fund Strategy,1999—2009),其中体育事业得到了体育彩票基金4.6%的资金保障。体育彩票资金由英国体育理事会按照人口比例分别分配给4个地区体育理事会:英格兰83.2%、苏格兰5%、北爱尔兰9%、威尔士2.8%。彩票主要用于3个方面:资助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及单项运动协会的运作,举办大型体育比赛,筹建英国体育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彩票基金的资助使得英国的竞技体育得到了巨大的保障。2013年英国政府筹集10亿资金投入英格兰体育理事会,主要用于2013—2017年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此外,还有青少年体育基金会对青少年体育的资助,资金主要用于学校体育,并为优秀运动员苗子提供资助。
3.2 教练员
英国大部分体育组织都有志愿者,当中也有大量的志愿教练员,这些教练员在后备人才的兴趣化阶段和初级阶段起到较大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志愿教练员专项技能水平不足以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更高的指导。据英国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大约有111万人在英国从事着与运动训练相关的工作,这其中81%为志愿者,50%以上的人拥有各类教练等级证书,但只有12%的人持有3级或4级证书,大部分人拥有2级及以下的资格证书。为了进一步提高英国竞技体育的成绩,培养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英国政府在教练员的培养上颁布实施了训练指导任务工作计划(CTF),该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发展为《训练指导认证计划》(UKCC),UKCC作为英国教练员的资格证书,分为1、2、3、4等级,志愿教练员主要由1、2等级的教练员组成,其在运动训练指导中不得收取费用。英国的教练员培训主要由教练员协会、各竞技运动协会、运动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以及一些教育机构培养,还有一部分教练员来自于受过国家优秀运动员助学基金资助的运动员,即使是奥运冠军也需要志愿到社区俱乐部进行执教工作,在实践中推广竞技体育。
英国政府在利兹都市大学建立优秀教练员培训中心,其目的就是通过招募世界顶尖的教练员培训团队,通过这个精英教练团队将专业技能传授给前来学习的英国教练员,旨在到2016年时成为世界上拥有顶尖教练员培训体系的国家。此外,英国在教练员的培养方面不单单重视专业技能,同时也重视理论运动训练知识的强化。UKCC4级高水平运动训练指导实践研究生文凭的设立就是为了提高英国教练员的理论知识储备。各教育机构通过竞争之后进行教练员的研究生培养,如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就通过竞争之后获得了英国国家竞技体育管理机构的5项运动项目的合作培养计划。
3.3 教育与职业规划
在英国精英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教育主要有两大特点,即与国民教育的同步和注重个性化的教育。青少年运动员具有学生运动员的身份,他们与其他普通学生并无太大的差别,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并没有所谓的捷径,他们在完成自身训练的同时也要自己完成学业上的任务。在后备人才培养兴趣阶段和初级阶段,学生基本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进行文化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当要求更高水平的训练和更多的比赛时间时,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会在训练后进行。在英国,学生运动员的升学与普通学生有着同样的考核要求。这一举措虽然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人性化,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也正是因为与普通学生一样接受相同的文化教育,学生运动员的素质才能得以保障,运动员在退役之后也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从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来说,学生运动员应该享有跟普通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权利,科学的训练和文化学习规划是相关部门需要协调规划的任务,在这一方面,英国政府以及各项协会和俱乐部长期与学校保持合作友好关系,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英国足协为英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制定了《品质特许计划》,要求所有英超联赛俱乐部必须有足球学校,所有参加足球联赛的俱乐部(有足球学校的除外)都必须有足球英才中心,把集中培养优秀的青少年、提供高水准的训练指导、配套文化教育和医疗服务是设立足球学校的最主要目的。该计划不仅明确指出各足球学校要有标准的训练场地,还需要严格配备学习和写作业的场所,要有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每年最多参加30场比赛。从该计划中可以看出英国足协对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重视性,严格控制比赛的场数来确保学习时间,从而平衡运动员的训练和文化教育。
英国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由学校、俱乐部、协会提供。在学生运动员受教育期间,各机构会提供相应的职业规划引导。在兴趣化和初级阶段,学校主要是负责学生运动员的职业协调者,在这一期间,学校将有天赋的运动员输送到运动俱乐部和运动协会中,对于那些天赋不足的运动员及时引导,进行分流工作。运动员大学期间,学校会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为运动员提供个性辅导,为其选择最为合适的专业方向。在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各项目协会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以英国板球协会为例,2010年成立的板球项目扶持中心与发展运动员基金会,其前身为1999年成立的板球项目关心支持运动员基金会(ACE),主要为青少年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提供职业转型咨询与帮助,这项工作持续至今帮助了许多运动员完成职业转型,为其退役后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导。
4 结语
英国后备人才的培养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英国前期社区体育的发展。英国在其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主要依靠于英国运动理事会以及英格兰运动理事会全国性的战略布局,通过各运动单项协会颁布运动号召计划,再以学校和俱乐部作为培养主基地构建完善的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在英国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多元的资金投入渠道,以及专业规范的教练认证计划为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体育和教育处于平等地位,运动员充分享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并且有着和普通学生相同的学习要求。此外,学校和协会共同为运动员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运动员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摘自:刘丽莎,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体育科研》,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