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 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阅读
        论坛
        论坛
        训竞文摘
        训竞文摘
        专项题录
        专项题录
        体育新着推荐
        体育新着推荐
        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及价值意蕴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体育领域若干重大事项进行了全面部署。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学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但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本研究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阐述其核心要义及价值意蕴,以期为开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新征程提供参考。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重要论述主要内容

        1.1 竞技体育改革和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伟大成就,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保持在世界前列。但是在辉煌成就的背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依然呈现发展不均衡现象。2014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交谈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捷报频传。但是有些项目仍是短板。”体育强国建设,要更加注重竞技体育的协调、均衡发展。要积极推动优势项目,更要补短板,尤其在世界范围影响力大的项目领域要尽快实现突破,切实提升“三大球”等集体项目、冰雪运动等项目的水平。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竞技体育应该与群众体育协同互促。利用竞技体育自身魅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改善青少年体质,挖掘更多体育后备人才,带动相关体育产业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2017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表示:“中国将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提升人民健康水平。”要把竞技体育打造成为群众体育实现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高质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为国家输送更多体育人才。当前,“体教融合”已经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体育、教育、社会等方面共同构建多元化保障制度。一方面,要实现体教融合,切实将教育体系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加强体校与学校的合作,构建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甚至研究生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力调动政府和社会资源,保障体育后备人才退役就业问题,吸引更多人投入到体育事业中,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切实提高青少年人才输送的数量和质量。

        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能够整合各方资源,促成全国一体化,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强力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一个体育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体育大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在新形势下,体育目标和发展环境有所改变,举国体制依然有其不可替代性,完善举国体制是提升效率的根本前提。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提到:“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举国体制虽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针对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对于举国体制的有效延展。坚持党对竞技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并举的局面,集中力量调度各方资源,充分将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有效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道路,牢牢把握竞技体育发展的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挖掘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新机制。

        1.2  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当下,随着世界人民对于团结、自由、和平的渴望,必须提倡一种更为人性化、更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此时代背景下,《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出更多的人文情怀,它生于竞技,却高于竞技。正如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此时正值中国传统春节期间,北京冬奥组委将冬奥元素与春节传统相融合,成就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完美组合”,体现了北京冬奥“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精神,彰显弥足珍贵的“和”文化。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际形势严峻的当下,冬奥会更加彰显时代价值。从“更快、更高、更强”到“更团结”,反映了全世界人民期盼团结与和平的心声,展现出中国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携手各国抗击疫情的决心。在奥林匹克精神指引下,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价值,为世界人民战胜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在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指导下,国家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步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所谓体育强国建设,第一,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第二,要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第三,要发展体育产业,激发市场活力。第四,推动体育文化建设,弘扬体育精神。第五,提升中国体育在国际方面的影响力,构建外交新格局。体育强国建设,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将体育强国与体育惠民结合起来。通过北京冬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进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让更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已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我国的体育强国任务与目标很好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梦想,新时代赋予体育更多使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将体育强国梦融入中国梦的体系中,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环。

        1.3  反兴奋剂工作管理与创新

        随着竞技体育治理全球化,保证运动员不要出现兴奋剂违规行为是体育赛事公平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兴奋剂工作,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拿干净金牌,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和‘零容忍’。”获得干净金牌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高度一致,契合了倡导公平竞赛的奥林匹克宗旨,是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目标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反兴奋剂法治建设存在对内审视不足,对外接轨不畅,专项立法缺失,法治实施、监督、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防控机制构建不全面5大问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对兴奋剂问题“零出现”和“零容忍”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人民群众对于“拿干净金牌”理念的践行。为此,构建反兴奋剂长效治理体系,为实现兴奋剂“零出现”和“零容忍”的目标奠定基础。第一,建立长效、全覆盖的反兴奋剂管理体系。实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体育系统统一调动,层层明确职责,形成联防联控的反兴奋剂组织。第二,重视反兴奋剂预防工作。以教育方式为主,使运动员对于兴奋剂有深刻的认识,灌输“拿干净金牌”的理念。第三,完善反兴奋剂法治体系。当今社会,兴奋剂问题已经成为政治性问题,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守护者,必须加快完善反兴奋剂法律体系。第四,构建专业的兴奋剂检查制度。兴奋剂检查人员以及兴奋剂检查手段直接影响兴奋剂查处的公正性、权威性,要提高科技利用率,加强相关人员培训,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利。第五,加快反兴奋剂诚信体系建设。兴奋剂违规运动员就是缺乏社会诚信。对于诚信缺失的运动员,要有社会诚信奖惩机制,奖惩结果和社会征信系统相关联。第六,加强反兴奋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党中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反兴奋剂工作需要依靠人才。人才队伍建设为反兴奋剂长效治理奠定基础。第七,加强反兴奋剂工作的对外交流。反兴奋剂是世界性问题,加强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交流,学习相关经验,提升自身检测兴奋剂技术水平,为世界反兴奋剂工作做贡献。第八,构建反兴奋剂工作评估机制。对反兴奋剂工作的开展,要形成考核、反馈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估反兴奋剂工作的开展成效,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的反兴奋剂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兴奋剂检查、检测能力明显增强,反兴奋剂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确立,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各项保障和管理措施不断完善。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2.1  坚持党对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坚持在党的统一部署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过去没参加过奥运会到现在在奥运会金(奖)牌榜上稳居前列,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竞技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恢复了在奥运会的合法席位后,1980年我国首次参加冬季奥运会,1984年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践行奥运国争光计划,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将体育事业放在“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谋划,着力解决体育事业的瓶颈问题。将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作为重点,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建立融合发展机制,同时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机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大力推进竞技体育改革。

        2.2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竞技体育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育离不开人民,竞技体育更加离不开人民。运动健儿在国际赛场中争金夺银,是党和人民赋予中国竞技体育代表团的神圣使命。提升竞技体育为国争光能力,需要依靠厚实的群众基础。只有扩大了体育群众基础,才能形成层层选拔机制,为培养顶尖体育人才搭建传输带。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取得优异的成绩,能够极大地鼓舞人民的体育热情,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事业,从而扩大群众基础。所以,发展竞技体育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竞技体育的发展成果又能够激发人民参与体育事业的热情。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竞技体育,根本目的是要为人民谋福利。党的任何一项决定都是立足于人民的立场,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依靠人民的力量,将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竞技体育的硕果惠及全体人民。

        2.3  推动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可以分为内部协调发展和外部协调发展两个方面。从竞技体育内部协调发展来看,我国竞技体育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肯定了中国竞技体育的长足进步,但是仍然需要补短板,特别在“三大球”上,我国与世界强手之间存在显着差距。不仅在整体项目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个别项目上还存在性别发展不均衡现象。以季节为维度,存在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发展不均衡现象;以地域为维度,存在东部与西部发展不均衡现象。这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科学配置资源,推动竞技体育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全面实施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从竞技体育外部协调发展来看,竞技体育应当与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竞技体育实力是国家体育实力的显性指标,群众体育是实现体育强国长远发展的基础。群众体育的良好发展可以扩大参与体育的人口数量,为竞技体育拓宽人才选拔渠道。竞技体育在国际大赛中为国争光,可以激发人民的体育热情,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群众体育参与度高,必将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事业的重要标志,而当前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低,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为此,我国对体育产业进行战略部署,到2035年,体育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关系紧密。竞技体育为体育产业提供高水平的竞赛资源、开发体育赛事以及培育市场主体,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有助于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水平。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各自特点,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3.1  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主义道路该如何走下去,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个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宏大体系中,有关竞技体育的相关论述是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把竞技体育事业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谋划,这也是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发展竞技体育,必须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最终将体育强国建设的成果造福于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体育强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将体育强国梦融入中国梦的宏大体系中。

        3.2  新时代竞技体育工作的思想旗帜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工作,提出若干新思想、新理念,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工作提供了思想旗帜和行动纲领。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引领下,党对竞技体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竞技体育事业的领导是新时代发展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引领下,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部署日益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体育强国建设,需要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全面实施协调、可持续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竞技体育激发人民群众参加体育运动热情的作用,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体育强国建设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建设竞技体育强国,更要建设群众体育强国、体育产业强国。推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措施。人民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人民是发展竞技体育的根基,竞技体育发展的成果必将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对竞技体育事业的满意度是衡量竞技体育事业成败的标准。

        3.3  对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的全面继承和创新发展

        马克思多次提到体育的社会功能,体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提升个人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的重要论述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的社会性体现在竞技体育增加了社会交往的机会。通过发展竞技体育,振奋民族精神,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比赛让民族之间的冲突得以淡化,跨越了社会制度的障碍,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日益以利益为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竞技体育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精神,对纯洁社会风气、净化市场关系、引领社会文化起到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在竞技体育中体现为挖掘人的潜能,“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使得人类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在竞技体育赛场,运动员展现个人魅力,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了运动员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追求。发展竞技体育,成果最终属于人民。通过发展竞技体育,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从而促进更多人民群众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调节心理状态,保持个人机体的平衡与稳定,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人民群众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发展为价值旨归,在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

        3.4  对世界竞技体育发展作出中国原创性理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的重要论述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前瞻性,是中国对世界竞技体育的原创性理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的论述包含“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展现出中国做全球体育发展贡献者的大国担当。在全球面临恐怖主义、单边主义的形势下,竞技体育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载体,能够推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增进相互理解,为实现求同存异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奥林匹克竞技体育的舞台展示各国的先进文化,有利于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科学回答了竞技体育适合于成为世界不同民族交流融合的平台等一系列问题,确立了竞技体育属于世界人民的共识。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的重要论述以实现体育强国梦为目标,坚持党对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大力推动深化改革,全面优化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以人民群众享有竞技体育发展成果为宗旨的体育强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呼唤。


         

        ——摘自:丁永亮,蔡瑞卿,孙国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竞技体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及价值意蕴研究——《南京体育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学报》,2022.10

        回顾与前瞻:中国奥运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


        现代奥运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促进人和谐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文化活动。中国奥运即现代奥运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及中国对于现代奥运的参与和支持,是现代国际奥运重要组成部分。以1922年中国最早加入国际奥委会为起点,中国奥运已走过近百年历程。百年来,中国积极融入和参与奥运,传播与厚植奥林匹克主义与精神,从20世纪之初YMCA会刊首提“奥运三问”,到2021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东京奥运会夺得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中国奥运不断走向辉煌。研究探讨中国奥运百年历程及其发展经验,对于揭示与认识现代奥运发展规律、推动新时代中国奥运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中国奥运百年历程回顾

        中国奥运百年发展历程,既是中国人民表达、追求和实现奥运梦想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从隔阂到对话、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从差异到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奥运、大力支持奥运,为现代奥运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1.1  民主革命时期:从被动到主动

        1922年近代着名社会活动家王正廷被选举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开始与国际奥委会建立了直接联系,但这并非中国奥运的发展起点。在此之前,1896年国际奥委会便邀请中国参加在雅典举办的首届奥运会,但因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政府无暇顾及这种“不急之务”。但此后掀起的“体育救国”思潮,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兴起,西方体育思想、教育理念开始被引入中国,为奥运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908年,着名教育家张伯苓在伦敦现场观摩第4届奥运会后,倡导成立中国代表队参加奥运会,并预言“中国主办奥运会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体育界开始尝试组织和参加国际及洲际运动会。

        在此之后,中国开始建立全国性体育组织、呼吁“申奥”、主动组织参与奥运会。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等组织先后成立,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林匹克组织,这为中国奥运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1932年,中国首次派出仅有刘长春1名运动员的6人代表团,参加了第10届奥运会,虽然未能进入决赛,但他以“单刀赴会”的英雄气概、顽强拼搏的精神,“向世界宣告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不甘落后的坚定决心、振兴中华的顽强意志。1936年、1948年,中国先后派出由77名、33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第11届、第14届奥运会,虽然未能取得理想成绩,但却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特别是在第11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武术表演团在奥运舞台上的精彩表演赢得了“满堂彩”,展现了中国传统体育的魅力。

        1.2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从斗争到决断

        新中国成立后,为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积极与联合国以及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其他国际组织建立联系,寻求中国的席位与地位。1952年,中国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组并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统一领导中国体育与中国奥运。并致函国际奥委会,声明该组织是代表中国的唯一的体育组织,任何其他体育组织均不能作为中国的合法代表。同年,中国派出代表团参加了在赫尔辛基举办的第15届奥运会。虽然中国代表团抵达时奥运会已开幕10天,许多项目未能参与比赛,却将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并在参赛期间先后举办盛大酒会、参加奥运会和平营等活动,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向世界展现了新中国的形象,表达了中国人民参与和支持奥运、与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

        但在西方国家不断加紧对中国封锁、打压、围剿的国际环境下,这一时期中国奥运的发展之路注定了充满艰难与曲折。虽然国际奥委会于1954年通过决议,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国家奥委会,却违反奥林匹克宪章“禁止一个国家有两个奥委会”之规定,并未经任何讨论和表决,将中国台湾体育组织以“中华民国奥委会”的名义,列入被承认的国家奥委会名单之中,阴谋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奥委会对此提出强烈抗议无效后,遂于1958年发表声明,断绝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联合国于1971年恢复中国合法席位,为中国回归奥运大家庭创造了条件。1974年中国代表团在第7届亚运会上以33金44银26铜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二,向亚洲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的整体实力,证明中国是国际奥运发展的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国际体育界要求中国回归奥运大家庭的呼声日益高涨。

        1.3  改革开放时期:从参与到合作

        改革开放后,中国奥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初,国家体委根据“尊重台湾现状、和平统一祖国”方针,提出“三改方案”,即在国际奥委会恢复中国席位的同时,台湾在改名、改旗、改歌的前提下,可参与国际奥运。同年10月,国际奥委会通过恢复中国奥委会合法权利的决议,并允许台湾在“三改”前提下,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义继续留在国际奥委会。这一做法被称为“奥运模式”,不仅打开了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大门,也打破了海峡两岸彼此隔绝与对峙的僵局,同时也为国际奥委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历届奥运会获得的奖牌及奥运金牌榜名次


        自此,中国体育开始快速崛起于国际体育舞台。1984年,中国派团参加第23届奥运会,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手起枪落,打破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此后,中国在国际奥运舞台上不断创造佳绩,从第27届奥运会开始,在奥运金牌榜上的名次始终居于前三(见图1)。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在2021年8月闭幕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38金32银18铜,创境外最佳战绩。在冬奥会,自中国代表团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后,又在此后的历届冬奥会不断创造佳绩。在亚洲,从第9届亚运会开始,中国连续10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榜首位。在参与国际奥运的同时,中国积极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性组织合作,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世界单项体育赛事,为全球奥运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1.4  新时代:从融入到引领

        新时代,中国奥运迈上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指导和推动中国奥运发展,全面融入国际奥运,使之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强大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和纽带。2014年2月,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国对俄罗斯举办冬奥会以及国际奥运的坚定支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强烈反响与高度评价;同年8月,他在出席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期间,强调“参与青奥会的每一位青少年都将成为加深了解、传播友谊、促进合作的奥运大使、和平大使、亲善大使。这将极大夯实各国友好交往的民意基础,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15年8月,他在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前的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观和国际奥委会的改革主张,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全方位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2017年1月,他亲临国际奥委会总部访问,表示“中国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2021年5月,他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电话时指出,中方“愿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一道,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在实践上,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和融入国际奥运,中国体育健儿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人生誓言、“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搏精神,不断创造佳绩、走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巅峰,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夺得38金27银23铜,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夺得26金18银26铜,2020年东京奥运会夺得38金32银18铜,均居奖牌榜前三。

        秉持大国担当,为国际奥运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样本。2014年中国成功举办的南京青奥会,以中国元素与高科技精彩演绎和呈现“让奥运走进青年,让青年拥抱奥运”理念、“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主题,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为一届“完美无缺”的青奥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中国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全方位、高质量筹办,着力把北京冬奥会打造成为精彩、非凡、卓越的一次盛会,使之点亮青年梦想、融入亿万民众、惠及发展进步、促进世界更加相知相融。中国奥运也将由此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2  中国奥运百年发展经验与启示

        回顾中国奥运百年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这是中国在国际体坛从谷底攀向高峰、中华民族从屈辱压抑转向扬眉吐气的百年,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实现一个个突破、创下一个个纪录,截至2020年,涌现出3588个世界冠军,创世界纪录1351次,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荣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从斗争走向对话、从合作走向引领,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展示国家形象和大国担当的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举办多次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世界单项体育赛事,与18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体育友好关系,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体育合作协议,与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及各单项体育组织间的关系日趋密切,共有320人在137个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474个职务,先后有46人获得奥林匹克勋章。

        这期间也是推动全民健身与奥运相向同行、融入中国文化、扎根中华大地的百年。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将“团结、友谊、进步”种子播撒中国大江南北,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唱响“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主旋律,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全民健身体系日趋完善,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日趋丰富,奥林匹克主义与精神已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觉追求,体育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些发展成就,凝结与蕴含着中国奥运百年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昭示着中国奥运之路的未来趋向。

        2.1  基本遵循:服务国家战略全局

        服务国家战略全局、配合国家外交大局是中国奥运百年发展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之前,面对内忧外患、血雨腥风的社会环境,体育界及与社会有识之士积极呼吁“申奥”、自发组织参与奥运会,虽然未能在奥运舞台上取得理想成绩,但仍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运的存在,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认识了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另起炉灶”“一边倒”等争取国际社会承认的方针政策,体育界积极与国际奥委会建立联系,派团参加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让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奥运赛场,开启了新中国体育外交的新起点。

        1958年,中国奥委会为扞卫中国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断绝了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并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体育交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奥委会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与改革开放总体设计,多次成功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世界单项体育赛事,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与自信心,增强了国家影响力和软实力,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系统顶层设计,并高度重视与支持中国奥运发展,强调充分发挥其多重价值功能,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撑。推动新时代中国奥运发展,应以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为基本遵循,自觉从中国发展大局与战略全局出发,谋划与推动中国奥运发展,充分发挥奥运的综合价值。基于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推动中国竞技体育“更快、更高、更强”地发展,促进和扩大中华体育精神生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与物质力量。

        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和拓宽与国际体育组织交流与合作,增强扩大体育外交圈的先进性、深化民间体育交往的开拓性、多元化体育外交的稳定性,发挥奥运会在促进世界和平、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和独特作用。基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国家形象,坚持斗争精神,妥善应对各类复杂敏感问题,与“台独”等敌对势力进行有理有节地斗争,坚决扞卫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坚持对兴奋剂“零出现”“零容忍”,保护运动员身心健康、维护体育道德、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中国奥运健康发展。

        2.2  路径依赖: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把中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价值诉求与目标追求,也是中国奥运百年发展的基点与归宿。新中国成立前,人们就把体育与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文明所赖以维持”,倡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救国兴国思想。这一时期的“申奥”主张、“参奥”行动,其价值追求就在于以体育救国兴国,对内在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战斗力,对外在于向世界表达中国人民建设体育强国、振兴中华民族的意志与决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严峻复杂、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体育强国,从1952年周恩来强调“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到1958年中国奥委会义正辞严地声明“绝对不能容许为美帝国主义控制的国际奥运会制造‘两个中国’”,到“以万隆会议精神与奥林匹克理想为基础”发展新兴力量运动会、“搞一个比老朽的国际奥委会更强大的世界体育组织”,再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外交开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大门、改善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坚持奥林匹克主义与精神,独立自主地推动中国奥运发展与体育强国建设,“集中力量使10个左右的项目赶上或超过世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立了基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奥运模式”、确立了建成体育强国的“奥运战略”,中国体育开始迅速崛起于国际奥运舞台,成为世界公认的竞技体育强国。

        中国奥运百年发展历程表明,体育强国是中国奥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中国奥运是体育强国建设的载体与动力。2019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战略目标与战略任务,赋予中国奥运新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中国奥运的发展,应按照纲要的部署与要求,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等重大赛事为契机,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把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竞技体育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政府独轮驱动向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轮驱动转变,使之走向“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训练、竞赛、管理和保障体系,提升训练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为国争光能力。

        充分发挥重大赛事的示范带动效应,特别是利用北京冬奥会契机,加强奥运教育与宣传,普及冬季运动,增强公众的体育健身意识、“重在参与”意识,以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充分利用重大赛事的拉动效应,培育和激活体育市场,促进和扩大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上述重大赛事的筹备为机遇,巩固和发展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友好关系,扩大中国在规则制定、资源分配、赛事筹办等方面的话语权,提高中国在国际体坛的影响力,为建设体育强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2.3  发展动力:坚持改革创新引领

        改革创新是中国奥运百年来快速发展、持续走强的动力之源。从1910年“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开启奥运模式,到1971年“乒乓外交”拉开国际奥委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帷幕,再到1979年创立“奥运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中国奥运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国际奥委会与国际奥运的多次重大变革,中国奥委会积极响应,推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从北京奥运会提出和塑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到北京冬奥会提出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打造一届精彩非凡卓越、“像冰雪一样纯洁无瑕”的盛会,中国不断以新的思想与理念,涵养公民的理性思维、现代观念、创新意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也为国际奥运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从举国体制到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中国不断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竞赛训练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与运行体系,为中国奥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国际奥运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当下与未来中国奥运的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引领,进一步增强中国奥运发展动力与活力。一方面,应主动顺应国际奥林匹克改革走向,精准把握世界体育发展规律与趋势,推动中国奥运与时俱进、趋利避害。

        近年来,国际奥委会颁布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林匹克2020+5议程》《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可持续发展目标》等重大改革举措。对此,应响应、遵从这一变革,自觉在国际奥委会现有体制与框架中处理体育事务,彰显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素质、能力与形象;参与、融入这一变革,以主动的姿态与策略融入国际体育事务,推动国际体育治理体系改革,增强中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话语权;示范、引领改革,为国际奥委与世界体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另一方面,立足中国国情与实际,深化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动和深化竞技体育社会化、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以及国家队管理体制与竞赛训练体制改革,破除长期制约中国奥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同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市场与社会提供和释放更多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奥林匹克事业,提升中国奥运发展的社会化水平。

        3  结语

        中国奥运百年是中国不断攀登世界体育高峰、展示国家形象和大国担当、推动全民健身与奥运相向而行的百年,是中国从“体育弱国”“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百年,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百年。正所谓“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百年来,中国奥运取得了令中国人民振奋与骄傲、令世界惊叹与仰视的成就,创造与积淀了诸如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坚持体育强国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弥足宝贵的经验,既为新时代中国奥运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际奥运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国奥运百年发展实践表明,中国需要奥林匹克,奥林匹克更需要中国。诚然,中国奥运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路凯歌的。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期,中国奥运面临诸多新挑战、新机遇、新使命。我们须立足于中国发展大局与战略全局,精准把握奥林匹克历史规律、发展趋势,汲取中国奥运及国际奥运发展经验,深入挖掘和释放奥林匹克的综合价值,推动中国奥运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摘自:杜娟,回顾与前瞻:中国奥运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南京体育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学报》,2022.09

        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思想·内涵·路径

        ——《体育与科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体育强国建设”学术工作坊综述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体育在新时期国家建设中的指导性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集中体现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并将蓝图变为现实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因此深刻理解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向着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迈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重要方位。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于10月23日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体育强国建设”学术工作坊《体育与科学》杂志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本次学术工作坊承续了这几年“十九大精神与中国特色体育”专栏的宗旨。此次特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黄汉升教授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秦兴方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丁宏研究员就我国体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体育强国的解读以及体育旅游在促进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讨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事业和体育强国建设。

        1  精神旨归: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

        1.1  人民至上: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将人民群众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力量源泉。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秦兴方指出人民至上是一种世界观要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精神内涵。我国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在继续推进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道路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一百多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作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不断打牢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无一不要求我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2  问题导向: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思维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问题导向。”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秦兴方认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国家在发展建设中提出的实践当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五个问题的最终解决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要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因此问题导向十分重要这是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维底线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我国的发展建设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面对时代给出的问卷、提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没有将任何一种理论学说进行直接搬运而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遵循人类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科学地、有效地、灵活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不断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因此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将科学社会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历史传统、时代发展相结合为中国的建设提供新动力、新方法、新方向。

        1.3  全面系统: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理念、思想、经济、法治、教育、制度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将人民、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等进行了系统整合五个维度缺一不可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本质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从“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六个方面加以回应提出了发展的要求。秦兴方指出要用动态的、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眼光来分析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报告提出的“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里面的“全面”一词他认为既是指覆盖面的范围广即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又是分别指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本身的全面性而对于这种全面性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则是体育学者和老师们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全面”还指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如何全面平衡发展的问题。因此全面系统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实践要求。

        1.4  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谈到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今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对此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指出:“我们的制度、道路与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直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理论上一直没有明确概括过。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结合意义非常重大。”孙业礼认为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觉悟、新的认识高度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黄汉升认为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必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这是对我国道路、制度和理论的自信归根结底是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这为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1.5  科学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状态和要求

        科学发展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要求。通常来说状态就是指事物在一定时空中所处的状况和表现出来的形态而发展则是对事物良好状态的一种描述科学发展是对发展的最佳描述科学发展的社会一定是历史阶段的产物只有社会稳定发展的这种良好状态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内保持较长时期才可以说是实现了科学发展构建了科学发展的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变革作了一系列回顾总结指出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历史性胜利大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是一种要求。发展是人类对事物趋向的一种价值评判和前景预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对“中国”发展前景的期许和预设这要求必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理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科学发展是一种要求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一种价值表达。黄汉升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这一报告具有科学性指导意义是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同中国具体发展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质的飞跃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结底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精神思想特质。

        2  理论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的内涵要义

        2.1  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体育

        “为谁立命、为谁谋利是判断一个政党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依据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和立场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突出强调了我国体育事业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秦兴方强调我们的体育为谁服务、我们的体育理论源于哪里又为谁服务这些都要站在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加以深刻理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的起草背景指出:与建设世界体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地域间、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体育发展不平衡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同项目间发展不均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体育促进全民健康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不规范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充足全社会兴办体育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由此可见面对我国人口基数的现实情况在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建设体育强国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全过程、全方位、全民化的体育覆盖率是衡量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把我国冰雪运动特别是雪上运动搞上去3亿人中更好推广冰雪运动推动建设体育强国。秦兴方指出如果体育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体育就发展到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阶段实现了全民体育就能加快现代化体育强国的建设步伐整个社会也就具有高品质、高品位了。这也强调了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要更加均衡、更加充分地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的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2.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体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系统安排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条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方式坚持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综合考虑资源利用率、环境承载力等追求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的生态平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体育(Ecology Sports)是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生态体育反映了人、体育、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体育强国建设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而生态体育可以通过生态思维的方式兼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体育领域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实现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观体育事业发展、微观个体健康发展的协同”。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生态体育是必然选择与发展要义“为了发展”的现代化体育治理方式之一其中体育旅游便成为生态体育的最佳诠释。对此丁宏认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体育旅游与人民健康直接挂钩人民对于体育旅游的需求度也直线上升。在体育旅游中人们既可以运动又可以享受自然美景同时还能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例如体育小镇就是“借助当地风景区开发体育项目集群主要开发模式包括采用‘体育运动+旅游养生’的度假类型开发模式采用‘体育赛事+IP’的旅游类型开发模式采用‘运动休闲+电竞’的泛娱乐类型开发模式”其价值就在于“虽然在空间上远小于各类园区却以其要素高度集聚、多元主体共生、‘产城人文’多元功能叠加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生态体系”。他强调体育旅游相较于传统旅游来说大有不同体育旅游黏性更大游客的“回头率”更高因为依靠地方自然特色而开发的体育项目具有独一无二性、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可复制性游客的每一次参与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比如黄山、海南等都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打造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赛事。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就是要推动形成以绿色发展为主的生态体育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2.3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共生体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更好发挥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体育既有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科学的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干预、坚强的后备保障用以满足人民的身体锻炼所需又有科学的全民健身计划、健身知识和方法传播和弘扬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中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和历久弥新的体育精神以增强文化自信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共生体育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之一。

        3  时代呼唤: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是历史和人民的重托

        3.1  民生之需:体育是推进健康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民群众的需求具有时代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丁宏认为中国人的健康要靠加强、预防和保护来实现而体育在加强人民健康预防和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体育既是国家强盛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健康事业出发“健康中国”是一个发展目标是人民健康、长寿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从人民生活出发“健康中国”则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人拥有健康、家家享有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关于体育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进行了大篇幅阐述“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开放”“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等强调了体育是保障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健康中国的作用也愈加凸显。

        3.2  民族之梦:体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题中要义

        体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建设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之一。黄汉升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发展体育事业促使体育事业在国家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开启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国的新征程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共识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对此黄汉升指出这集中反映了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中国体育未来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强调建设体育强国是体育发展的最高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体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总体方向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充分彰显和民族振兴的强大诉求。相较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说法党的二十大的“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法则更进一步。黄汉升认为“加快推进”表示对事物运动状态施加影响使其朝一定方向运动“加快建设”则注重对正在前进中的事物继续施加影响使其朝一定的方向加速前进。秦兴方也同样指出表述方式的转变实际上突出了体育强国建设由以往的理念层面开始转向实体化建设层面这表明我国国家政策的导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两者看法皆强调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体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3.3  文化之荣:体育是促进文焕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精神风貌的特色名片。体育兴则国家兴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助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体育促进国家的兴盛强大最终带动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力量的迸发。丁宏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积累体育也是文化的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本身就包含体育贡献的一部分文化比如太极拳它既是一种体育运动同时又包含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体育也是我们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体育工作放在了社会主义文化篇章加以阐述这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充实中国自身体育及体育文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价值。因为“奥林匹克文化多年来的发展已经逐渐脱离了其兼容世界文化的发展理念演化成以西方体育文化精神为绝对主体的文化发展模式这对于奥林匹克和国际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奥林匹克文化需要汲取世界各国先进的文化思想以丰富自身文化体系才能永葆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活力。中国内敛性的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的对抗性体育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体育的本质属性这正是当代体育文化所缺少的内容北京冬奥会的胸怀大局、自信开放、共创未来等精神是对“中国文明性的延续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继承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又一次阐释“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理念的新时代的文化自觉”凸显了文化自信因此在倡导“体育文化多元共享”理念下中国体育、中国体育文化将为世界体育文化贡献重要价值。

        3.4  经济之长:体育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体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推动实现其产业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做好我国经济工作的逻辑起点。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从需求结构变化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必须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就体育消费而言人民群众的多样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消费方式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是增强人民体质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对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将为体育事业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此外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科技革命、技术应用、传播方式、乡村振兴等都为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推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助推器。

        4  多维共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新路径

        4.1  立足点:群众体育成为体育强国建设新载体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群众体育发展好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2019年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2035年实现“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丁宏指出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马拉松等以前都是观赏性更多一点现在广大群众参与体育赛事也是非常多的尤其是顶级的体育赛事它具有非常强的内容性和非常高的排他性更加凸显个性化也更符合当前我国人民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同时这种赛事还具有极强的市场性能够创造性地将群众体育与经济相衔接。

        程志理指出党的五代领导人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有一个始终的接续的命题就是体育为人民。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从毛泽东主席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邓小平“从娃娃抓起”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体育运动与社会发展。他还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体育发展体育的人民性做得很好。1966年以前的群众体育水平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人民体质做到了超前发展。在这种发展方式下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群众体育。虽然整体经济水平有限但是大众广泛参与体育运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转型政府在体育上的投资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大量的事业经费主要用于竞技运动发展尤其是在奥运争光战略的背景下事业经费的主体用于奥运项目的发展。中国在以奥运竞技为中心的国际竞技体育上的伟大成绩对国家形象的建立与大国外交做出过历史贡献但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出现不协调——这也是五年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据统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共出现了177次这深刻表明了国家发展始终把握人民性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体育的阐述不是说“大众体育”而是说“群众体育”这是官方标准用词与体育管理部门的用词有一定差别因为体育管理中“大众体育”与“群众体育”是混用的用词的变化在根本上突出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群众体育成为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载体是今后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立足点。

        4.2  着力点:青少年体育打开体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少年强则中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青少年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基础建设体育强国青少年体育是关键环节。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贯穿德育、智育、美育、劳育始终“五育”进行有机串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对青少年的培养发展提出的时代要求。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第三章“学校体育”章名修改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提出“国家实行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表明青少年体育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打开了发展新局面。

        4.3  助力点:竞技体育书写体育强国建设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了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表明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多点开花、全面发展。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而外显于竞技体育。从党的十八大到如今党的二十大十年间中国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这是中国体育改革创新的十年、成就波澜壮阔的十年、事业蒸蒸日上的十年。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2012年至2021年中国体育健儿共获得986个世界冠军127次世界纪录。《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2035年要实现“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实现均衡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目标。当前在传统优势项目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田径、游泳等人民群众参与度高、对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竞技体育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因此建设体育强国不仅需要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还必须直面新时期体育需求结构转变和需求升级的新形势继续推进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继续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继续推进青训工作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后备人才提升竞技体育的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强竞技体育的时代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和带动更多人投身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

        4.4  领航点:体育学学科建设指明体育强国发展新方向

        学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又是学科的内核。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系列讲话为我国体育学学科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黄汉升指出总结中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重视学科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因此在体育强国建设的指引下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服务体育强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体育进入新时代发展新阶段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正当其时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加快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的重要特征就是中国自主突出表现在立足中国实际立足中国经验以及注重原创成果。对于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黄汉升认为要遵循学科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与完善以及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优化“两大标准”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筑牢立德、立论、立新、立标“四个树立”强化魂、要、本、基、根“五个坚持”把握契合度、关联度、切合度、知名度、显示度、达成度“六个维度”以及实现体育从西方语境转向关注中国实践、从引进式转换为原创性、从依附性转化为独立性、从拿来主义转向知识的自主建构、从以研究知识为主转变为以研究问题为上、从书斋转向场域以及从注重文本研究转向注重实证研究“七大转变”。

        4.5  潜力点:体育消费打造体育强国建设新业态

        近年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扩大体育消费问题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程志理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体育已经从单一的个人娱乐项目逐渐发展为具有市场特性的消费产业。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即业界所称“46号文”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提升体育消费不断增长。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愿望的新型消费观强调数字技术、技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等。然而从国际比较和国内消费者需求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就体育旅游来看丁宏认为我国体育旅游主要存在产业总体规模相较于国际水平来说偏小总体关注度有待提高体育旅游的开发层次较低经营水平不高高附加值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以及体育旅游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程志理指出当前健身休闲已然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为体育产业迅速发展提供重大发展机遇。丁宏认为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目前体育消费发展的新趋势无论是从全国还是全世界发展来看体育旅游市场的增速非常迅猛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以参与性、企业性、重复性为特色的体育旅游相较一般体育活动更有市场发展前景。因此程志理认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是增强人民体质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对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体育观赏、竞技参与和运动体验为特征的文化消费是延伸体育产业链条、发展体育产业的新途径。

        5  结语

        体育兴则国家兴体育强则民族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要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新时代体育强国是每一位中国人民、每一位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角度进行全局把控要在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宗旨下大步地向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迈进。


         

        ——摘自:周惠新欧玉珠雷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思想·内涵·路径——《体育与科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体育强国建设”学术工作坊综述——《体育与科学》,2022.06

        回应与行动面向新型全球化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发展路径


        1 问题的提出

        全球化是推动现代体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回顾现代全球体育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借助于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不仅有力促进了本国的体育强国建设,而且构筑起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世界体育发展体系。2020年初暴发的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重构了世界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触发了新型全球化,进而对世界体育发展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正处于全方位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借助新型全球化契机,充分借鉴西方体育全球化经验,内外兼修,全面快速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形成全球体育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无疑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向新型全球化,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新型全球化为我国体育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哪些历史机遇?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我国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走向全球化视野的体育强国建设对体育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诉求?如何构建强力支撑体育强国建设的体育文化发展路径?可以说,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回应对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 新型全球化及其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的历史机遇

        2.1 新型全球化的基本含义

        尽管人们对如何认识“全球化”这一现象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如何回应全球化发展仍然是各个国家必须积极面对和解决的社会发展问题。随着疫情的全球性暴发,交流阻断、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地区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治理角色变革等逐渐成为常态,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格局。这主要表现在①疫情常态化阻断了国家之间传统的交往方式,并催生了新的交往方式,信息沟通与共享更加频繁,物理空间的阻断加速了信息空间的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发展;②全球治理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革,逐渐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过渡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规则体系;③新型全球化已经重塑全球治理机制,从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单极化主导机制转向多文化共生的合作治理机制。

        新型全球化是为应对新的全球性危机而逐渐形成的。在促进多边合作、包容发展、重塑全球发展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性共识的基础上,一种以破除霸权主义、崇尚文化多样、推动以平等互利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全球化格局逐渐形成。新型全球化的核心理念是平等、互利、共赢,倡导协同推进世界经济发展,尊重多元文化多样性生态,世界各国以平等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协商解决国际问题,促使新兴经济体与传统经济体平等协作、互利共赢。其主要表现为①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快速发展,构建更加坚实的全球健康发展物质基础;②积极变革社会发展格局,建立更加平等、公平和正义的全球秩序;③激活世界多极的命运共同意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道路;④更加尊重文化多样性,通过构建全球多样性文化生态,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由此可见,平等、协商、多样、包容、共赢成为新型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2.2 新型全球化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的历史机遇

        新型全球化进程给世界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世界交往方式的改变为我国体育深度全球化发展构建了途径。疫情常态化导致国家间产生了新型空间阻隔,却相应提升了信息沟通的频繁程度和深度。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使人们摆脱了物理空间上的局限,建立了更加顺畅的沟通渠道,为我国体育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2)世界治理结构的重构为我国体育话语体系发挥作用提供了契机。新型全球化在全球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方式以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形成,通过建立多极化、多中心治理关系实现解除危机的目标,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各国在全球治理活动中的角色和责任。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这无疑为我国体育话语全面进入全球体育治理,形成全球体育治理的新规则提供了可能。

        3)世界合作治理机制的形成为我国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发展全面融合创造了条件。新型全球化在推动世界治理格局由单极向多极转变的过程中,为解决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持久的精神动力问题,在客观上要求多文化间建立更加平等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多样性文化生态体系的方式实现更加广泛的深度合作与共生发展。由此,从文化角度审视新型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多变的世界格局,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讲好中国体育文化故事,以多样化、平等性、包容性和共生性等重构我国体育文化产品,使之转化为能够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文化体系,从而为进一步丰富全球体育文化体系,在体育领域深度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作贡献。因此,新型全球化在客观上对我国体育文化全面、全方位深度国际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力。

        3 新型全球化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对体育文化发展提出的挑战

        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承担全球性责任,提升全球性话语权,为全球体育发展贡献积极性作用,这在客观上要求体育强国建设应积极回应并主动融入新型全球化过程,推动自身与新型全球化的全面融合。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探索体育强国建设道路,应积极面对世界变换的交往方式、重构的治理结构与变革的治理机制,充分利用新的发展契机,有序推动我国体育文化融入全球体育,主动应对新型全球化对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体育文化发展带来的现实挑战。

        3.1 基于交往方式变化提出的挑战

        新型全球化是在疫情的深刻影响下形成的。疫情导致的全球性物理空间阻隔明显削弱了传统的以会面为主的交往频次,极大强化了跨空间的信息交流方式。这种交往方式的改变为我国体育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体育的全球化是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尤其是以中华体育精神为代表的价值观念融入世界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是“融入”,其核心理念和任务是“在全面融入的基础上产生深刻影响力”,因此,与西方体育“构建”的全球化体系存在明显不同。受疫情影响,会面交往场景大幅度减少,交往频次较低,这对正在进行中的广泛而深入地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全球性延伸活动,进而重构全球体育文化价值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我国共获得9枚金牌,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上所言“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之国”成为这一影响力的最好诠释。我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运动成绩,本应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全面国际化发展、深刻影响国际冰雪体育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动力,而受疫情阻断的影响,2020—2021年我国雪上项目的国际交往活动明显减少,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也明显受阻,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我国在国际雪联中仅有1名执委的不利局面。显然,这不利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3.2 基于治理关系变化提出的挑战

        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治理关系是指国家间共同管理国际事务的各种关系综合体,这种关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多元利益调适后形成国际新秩序的过程。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治理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治理关系随之产生重要变化。对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而言,由于进入国际体育发展体系的时间较晚,缺乏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体育事务与活动来实现全球体育治理的过程,加之进入全球体育话语体系的路径不清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的治理新理念推进有待加强,这将为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体育文化发展带来重要挑战。

        治理关系变化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提出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的认可度上。体育文化认可度是指体育文化被认同的程度,全球化进程中的体育文化认可度是指一个国家的体育文化被其他国家民众接受的程度。在早期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重视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但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文化功能的重视相对不足,体育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认可度不高。①治理关系变化将会对新型举国体制在新时代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形成挑战。近年来,体育领域的新型举国体制不断被提及,但基于我国新时代的体育事业发展现实,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效能仍有待进一步发挥,尤其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仍有待提高。②治理关系变化将会对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体系被其他国家所认同形成挑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思想体系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但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内核的体育文化体系尚未形成,体育产品的文化链条不完整,体育价值观念的内涵建设不足。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项目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同于西方文化特质,能够展现我国儒学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难获得国际认同。③治理关系变化将会对我国体育文化自信程度形成挑战。由于新中国体育事业起步较晚,全球化进程也相对较晚,体育事业发展受西方体育文化影响较大,传统文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传承度不高,在青少年体育群体中还存在盲目的个人英雄主义、绝对自由主义等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念,不利于我国从文化认知上建设体育强国。因此,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积极面对重构的世界治理结构,充分利用新的发展契机迎接治理关系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

        3.3 基于治理机制变化提出的挑战

        新型全球化重塑了全球治理机制,从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单极化主导机制转向世界多极、多元文化共生的合作治理机制。在这种治理机制变化过程中,具有不同国家民族属性的体育文化冲突将呈现加剧现象,特别是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与发展中国家体育文化的冲突将会更加频繁。因此,包容并蓄多极、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客观推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互利与合作协商,从而通过形成全球性共识的方式,对全球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冲突进行调适,实现国际体育事务的全球共治。从我国武术文化国际化现象看,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导致武术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存在冲突在身体文化上武术重“德”,而西方体育文化重“技”;在精神文化上武术重“和谐”,而西方体育文化重“竞争”。因此,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难与西方体育文化达成“共识”,从而在项目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文化阻滞现象。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全球关注度的提升必然会引发更深层次的冲突,西方对我国体育文化的警惕、拒斥也必然会进一步加剧,这就对武术文化的新型全球化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如何与西方体育文化话语体系进行调适,形成东西方体育文化话语体系并存共生的发展格局,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4 面向新型全球化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诉求

        体育文化发展不仅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高质量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客观要求抓住新型全球化契机一方面扎实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丰富内涵,夯实基础,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和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快速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全面、深入的全球化发展,构建我国体育文化广泛、深度参与的全球体育发展新体系,实现平等、互利、共赢。这不仅可为体育强国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也可为塑造负责任的中国体育形象提供有力支撑。

        4.1 内强性诉求夯实支撑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基础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丰富体育文化产品。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基础与精神动力,是支撑并影响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成效的基础环节。体育强国建设不仅需要体育文化的强力支撑,更需要体育文化成为建设的内在动力。因此,抓住新型全球化历史契机,勇于直面各种挑战,大力推进体育文化全球化,夯实体育文化全球化基础,成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强性诉求。换言之,作为有效黏合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的内驱因素,积极推进全球化将有利于夯实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基础,强化体育发展的精神动力,促进各领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体育强国任务的完成。

        体育文化对于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强性支撑体现在以下诉求①提升群众体育文化支撑的现实诉求。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与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相关联,特别是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均衡布局、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丰富群众赛事活动、扩大群众体育参与、促进全民健身标准化与科学化、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等关键领域,推进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度融合。②提升竞技体育文化支撑的现实诉求。作为具有显着外部效应的社会活动,竞技体育的国际化客观上需要形成基于本土民族文化的支撑体系,在依据国际惯例和规则行动的同时,也要在国际领域通过塑造和表达民族文化来明确身份和存在的价值。由此,竞技体育通过形成具有强劲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优势,满足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诉求。③提升体育产业文化支撑的现实诉求。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强力支撑。运动文化、健身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等众多体育文化的产生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一方面,生活在这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影响,如参与运动、体验运动和分享运动等;另一方面,运动行为的养成促进体育消费,进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打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生态环境、推动体育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4.2 外强性诉求塑造支持体育强国建设的负责任文化形象

        从西方体育强国的发展史看,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在体育文化上形成显着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以推动体育文化全球性扩展的方式构建了基于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全球体育文化话语体系。对我国而言,正在重构国际新秩序和发展方式的新型全球化无疑为全面推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全球性深度扩展,通过文化扩展推进改造传统全球话语体系,最终形成东西方话语交融的新的全球体育话语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和现实可能性。因此,抓住这一机遇,快速推动我国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通过塑造负责任体育强国的文化形象的方式,促进在世界体育领域中形成基于中国体育文化的话语体系,这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需求。

        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塑造支撑体育强国的负责任文化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创造良好的体育外部环境。体育文化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应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通过体育项目交流与展示进行国际化传播,建立良好的体育交流环境,对外输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世界体育精神谱系。②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新型全球化倡导的文化多样、平等互利、共享发展、互利共赢的全新格局是我国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基本框架。基于此,向世界讲好具有文化特点的中国体育故事,传递中国体育声音,展示中国体育价值,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认同的中国体育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体育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③扮演负责任的体育强国角色。塑造负责任的体育文化形象是民族文化影响力产生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面向新型全球化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在于,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塑造起勇于担负世界体育发展责任的体育强国形象。这就需要思考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识下,逐步形成负责任体育强国形象这一基础性、关键性问题。

        4.3 话语性诉求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动力

        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过程,将发轫于西方文化的体育价值观念进行改造,构建了全球体育发展的基本文化价值体系。在此过程中,后续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几乎都遵循了西方体育文化价值的基本规范,这一规范逐渐演化为全球体育行动的规范,最终形成了以西方体育文化价值为基础的体育话语体系。反之,这种话语体系又成为西方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以全球竞争优势进行体育资源的整合,以西方价值规则束缚其他国家体育的介入(如某一运动项目入奥),以西方行为规范约束全球体育行动过程等。可以说,拥有全球性体育话语权是成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完全可以在借鉴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完成体育强国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确立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路线图。这就对建立基于中国体育文化的全球体育治理话语体系产生了新的诉求①需要通过推动全球体育文化多样性建设,逐步形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框架的新体育话语体系——基于西方和东方协作的体育话语体系。这就需要不仅在全球体育治理过程中主动发声,形成有利于我国体育文化全球传播和扩展的文化生态环境,而且要主动参与国际体育事务,通过积极扮演相关角色的方式形成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中国声音。例如,积极推动我国优秀的体育人员(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等)加入国际体育组织并取得重要岗位的任职,在促进国际体育发展改革中发出中国声音,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应完成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工程,通过向世界阐释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展示中国智慧的方式,形成中国体育文化生态体系,进而为生成新的全球话语体系提供有力支持。②需要将逐渐形成的文化话语权优势转化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助力。文化话语权是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是国家文化自信的本质要求和客观来源,因此,提升体育文化话语权的实质就是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换言之,全球性中国体育文化话语体系的形成,对外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助力,对内则是产生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即内强与外强协同构成了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持久性强劲动力源。

        4.4 多样性诉求营造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体系

        新型全球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结果,是强力推动人类社会由单极向多极迈进的重要力量,也是重构全球发展格局和规则体系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应抓住难得的历史契机,以积极推动多极化、优化全球体育格局和规则体系为出发点,通过积极构建全球多样性体育文化体系的方式完成对西方中心单极化的超越,并形成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体系。这就产生了以下3个方面的诉求①积极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诉求。文化多样性是全球体育发展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也是新型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在充分融合多种体育文化要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结构清晰、关系明确、运行顺畅的全球体育文化发展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有力推动各个国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能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国家体育文化体系,从而不断强化体育文化多样性发展格局。②积极维护全球体育文化多样性的诉求。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实现由单极向多极突破的基础上,形成包容性、多元性的全球体育文化体系,而维护这一新的体育文化发展体系也成为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任务。作为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我国有责任在做好国家内部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同时,维护好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全球体育文化体系。因此,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框架,包容不同国家、民族、种族的体育文化,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全球体育融合发展新格局。③多样性全球体育文化生态体系助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诉求。基于多样性的全球体育文化体系建设与发展理应成为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助力。面对疫情常态化导致的世界发展格局巨变、国家之间交往方式的根本性变化等不利因素,如何有效整合外部资源并将之转化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动力源,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体育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5 面向新型全球化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发展路径

        面向新型全球化构建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发展路径,快速推动体育文化全球化发展,不仅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球体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这需要推动我国体育文化得到全球共识并实现多极化全球交往中的价值共融;通过共治共管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与多极化共生合作的其他国家体育发展目标一致,产生具有行动效力的协同联动方案;通过与国际体育的共建形成权责一致的责任主体,通过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实现公平、互赢的全球体育发展格局,实现更合理的全球体育物质资源分配;通过我国体育制度与国际体育制度的同频共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与国际体育发展协同行动,实现相互促进与文化共生。

        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

        5.1 共识共融路径推进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提升

        面向新型全球化形成具有文化共识属性的体育价值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精髓。作为典型的东方文化国家,我国体育文化主要体现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奋斗价值观;修道以仁、厚德载物、亲民至善的精神价值观;动静相宜、刚柔相济、取法中正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内外兼习、道法自然的修炼观。随着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进步,能够体现我国体育文化的中华体育精神——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逐渐被确立为新时代体育精神[12]。面对新型全球化进程,要积极推进我国体育文化价值提升,应从根本上认识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依据我国文化的内在动力全面分析体育强国建设背景、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基本任务,梳理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逐步确立中华体育精神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作用,完善中华体育精神并不断丰富以中华体育精神为代表的中国体育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华体育精神,确立我国体育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实现我国体育文化在多极化全球交往中的价值共融。

        与此同时,立足自身体育文化建设,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在全球价值体系中的提升,确立中华体育精神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精神内核,不盲目地以个人英雄主义、绝对自由主义等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思想,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内强”效果。①从文化推动体育强国过程看,体育文化内涵建设应“以我为主”,以体现民族自信为基本原则,既要反映人类共识性的价值目标,又要树立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的体育价值观。②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体育内涵建设,形成具有文化吸引力的体育价值观念,既要竞争也要合作,既要争先也要共融,既要反映全球性价值共识也要体现民族性价值本质。③不断丰富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在形成体育强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前提下不断提升我国体育精神的价值体系影响力,从文化核心层面实现体育强国的“内强”驱动。

        面对新型全球化,我国应充分吸取西方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经验,既要结合我国文化价值体系的特点,又要面对全球体育发展的现实;既要根植中华体育精神,又要包容西方绝对自由与竞争的契约理念;既要在精神内涵上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又要建立并完善我国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形成价值体系得到国际共识、体育事业各领域共融发展的局面。

        5.2 共治共管路径实现我国体育强国的文化推进

        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治理机制也被历史性重塑,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逐渐过渡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规则体系,从而导致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单极化主导机制转向多文化共生的合作治理机制。体育在全球化进程中代表着一种较为先进、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够带给世界人民强健的体魄、规范的制度、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这背后需要具有国家属性的体育文化推动体育事业的共治与共管。

        面向新型全球化,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与多极化共生合作的其他国家体育发展形成一致性目标,产生具有行动效力的协同联动方案,通过文化上的共治共管实现体育强国建设。这就需要①在文化各维度上做好“内强”建设,最大限度地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多维度上实现均衡发展,深入挖掘能够促进体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因素。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辐射优势,全面树立以中华体育精神内核为体育价值的观念,结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实现国家体育文化认同以及多维文化的共治影响,构建具有文化一致性的发展目标。②在实现体育强国建设“内强”基础上,全面推进全球互动中的“外强”。通过夯实我国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重构我国体育文化的制度影响、推进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提升等有效手段实现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全球体育事业发展的共治与共管;通过构建人类体育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体育治理;通过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和国际体育组织运行实现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主体的共同管理,形成能够影响国际体育发展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新思路与新格局;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协同行动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

        5.3 共建共享路径夯实我国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

        面对新型全球化,既要充分认识国家间交往方式改变、全球治理格局变革对全球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并尝试以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参与推动全球体育治理活动,建设多样性全球体育发展体系,又要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吸取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经验,以新型全球化为重要的外在动力,从文化层面营造有利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外部体育文化生态体系,夯实体育强国建设的物质基础,从而达到国际体育与国家体育的共享与双赢。

        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需要逐步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基础在体育发展中的根基性作用,夯实并共享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提升体育强国建设效果。因此,全面参与国际体育治理活动,从文化的外在表现上多角度展现中国体育魅力,共享我国新时代的体育发展成果至关重要。这需要我国积极采取行动

        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

        ①全面展示我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建设成果,通过不断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不断增加的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口、不断提升的人口质量展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卓越成效,共享我国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上的外部基础,积极参与全球体育共建。②通过共建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展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积极提升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体育项目的国际化传播,加强优秀运动队的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加快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国际合作。③共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成果,持续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保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中国特色,形成“和而不同”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加大体育产业的科技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丰富体育产品的附加值,大力促进体育消费,提升我国体育企业在国际体育产业标准化体系中的参与力度,积极树立我国体育产业在全球体育产业中的话语权。

        5.4 共振共生路径重构我国体育文化的制度影响

        面对新型全球化,以适应新型全球化发展格局和规则体系重构为出发点,积极推动我国体育发展制度体系的优化与重构,实现我国体育制度与国际体育制度的同频共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与国际体育发展协同行动,充分认知不同国家、种族、区域的体育文化特征,以新时代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为依托,提升新型举国体制与体育强国建设的匹配度,借助新型全球化进程形成全新的、能够凝聚人类体育命运共识的制度体系。积极建立能够包容人类体育事业发展并与国际体育事业发展协同行动的规则体系,互相促进、共筑生态,不断提升我国体育制度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凸显举国体制对我国体育事业乃至国际发展的重要作用,理性审视举国体制对于世界体育的制度贡献,客观评价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的适用性。在文化路径构建的制度层面,创新并完善举国体制且继续发挥其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梳理举国体制在国际体育中的适用范围并进行有效推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赛制度体系、训练制度体系、后备人才培养制度体系,逐步提升制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通过体育文化的制度共鸣驱动新型举国体制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更有效、更公平的制度保障作用。

        结合西方体育强国建设经验,我国应充分吸取逆全球化的历史教训,挖掘战略规划在我国体育发展实践上的制度优势,在全球互动的过程中以构建人类体育命运共同体的包容理念发展体育事业。充分认识我国体育制度的全球影响力与辐射力,通过制度形成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治理模式与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内涵,提升体育强国建设效果,增强我国体育制度的全球影响力。①通过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重构体育体制,发挥制度的文化认同作用,实现体育制度的同频共振作用,以制度协同带动体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体育制度的国际影响力。②以包容的文化态度、开放的文化体系为依据,以新型举国体制对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显着效能为依托,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体育制度体系中的现实性融入,立足我国的制度情境特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制度体系,发挥体育制度在国家制度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③在新时代依托中国体育外交推进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影响力,充分利用杭州亚运会等重要的体育外交时刻,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共性认知为现实依据,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在国内国际的双向循环发展,共同构建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文化生态系统,持续推动以我国体育制度体系为引导的全球体育制度重构。

        6 结束语

        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其不仅通过体育使公民体质、国民素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强,更是使国家体育在世界体育中具有贡献力、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过程。对新型全球化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启示我们重视和开发体育的文化功能,让体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形成文化影响力与贡献力。面对新型全球化进程,全面梳理并探索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文化诉求与发展路径是对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高质量完成体育强国建设任务的理性思考与探索。


         

        ——摘自:邵凯,董传升,回应与行动:面向新型全球化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发展路径——《上海体育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学报》,2022.10

        中国式现代化与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论述有着高远的意境和震撼人心的世界意义。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讲政治、举旗帜、立路标、明航向的旗帜鲜明的伟大政治宣言,是指引党和广大人民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要目标之一的体育强国建设,从国家发展之需、社会进步之呼唤以及人民幸福之向往出发,已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成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通过对世界体育先进经验的借鉴,遵循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特色,走出了一条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之路。

        1  中国式现代化与体育强国建设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安排。在这一战略部署中,建成体育强国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成为中国体育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重要标识。

        1.1  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和推进并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的一种全新定位”。“中国式现代化”虽然仅仅6个字,但意蕴深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理论创新。

        从世界范围而言,“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结构与社会管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迁过程及结果。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现代化进程用了近300年。在这一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虽有共通之处,但是特点不尽相同,即并没有形成一种绝对通用的现代化模式。这主要是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历史进程、文化与传统有所不同,也因此导致实现的现代化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在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任务。1964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的《196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中国政府早期提出的现代化,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奠定了历史经验基础,且融进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当代中国早期提出的现代化目标的发展,“是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政治保障、实践主体、精神力量、路径选择、关系协调、价值目标等诸多重大战略问题的一种全新设定,有着十分强烈的政治内涵和政治色彩。”在新时代中国大地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首先,人口规模已达14亿的中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中实现现代化,与有着数千万或数百万人口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不同的人口基础条件对现代化也有着不同规模的诉求。而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来说,在人民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需求、庞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教育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充满活力并拥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最基本的条件,而这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其次,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其目标之一同样是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点上,与一些仍然存在较大贫富差距的现代化发达国家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达到的共同富裕本质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但这种共同富裕并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劫富济贫,其最终目标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除了在物质文明方面达到要求,在精神文明内涵上也要具有更高层次的现代化,其中包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式现代化还要把文化建设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摆在突出位置,以通过发展文化事业来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进而通过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提升,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第四,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可持续性,而这种可持续性的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探寻出一条新路,这其中就包括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使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并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最终达到现代化水平。

        第五,与西方一些国家现代化所走过的掠夺之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走出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世界虽然进入动荡变革的时期,但中国并不会因此而延续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老路。当代国际竞争的最大特点,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制度、规则和法律领域,而中国式现代化也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既靠中国人民自身的努力和实干精神,又靠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更靠中国人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

        总之,在新时代中国大地上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有着鲜明特色、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的现代化。既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显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既适合中国的国情,又增进与提升着人民福祉和生活品质。上述内涵与本质反映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世界现代化发展进步潮流,并为人类文明创造新形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1.2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了体育强国的全面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宣示,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高度概括,有着继往开来、催人奋进的重大意义。而所阐明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就包括了体育强国的全面建设。

        1.2.1  体育强国建设是国家发展之需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完美地诠释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这一国家发展与体育发展的对应关系。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体育发展的巨大成就表明,国家的强大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而体育的强大则为国家的发展乃至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伊始,出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需要,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样一来,“通过普及体育运动进而提高全民族健康,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体育事业发展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关键”,而体育兴国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时期体育发展的中心任务。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伴随改革开放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建设的号角,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成为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而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3件大事,不仅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育强国作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更是将体育强国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融为了一体。

        1.2.2  体育强国建设是时代进步之呼唤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推进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体育事业,在融入世界体育大潮的过程中,既利用先进体育科学技术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又具备了抵御资本消极侵蚀社会生活的功能。这一特点在对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开拓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的同时,更对体育强国建设发出了时代的呼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中国体育事业在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同时,进一步融入到了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增添了动力、凝聚了力量。尤其是2019年发布与实施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分为2020年、2035年和2050年3个时间节点,在对体育文化建设、竞技体育推进,乃至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等作出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就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了进一步明确。如此一来,从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角度出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全民健身开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与体育强国建设已经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经过长期实践,中国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当代体育事业发展道路。新时代的中国体育总体发展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取得的成绩更为辉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在彰显党的宗旨和我国制度优势与政治优势的同时,更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了深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历史自信的基础。

        1.2.3  体育强国建设是人民幸福之要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体育奋斗历程,铺就的是百年来体育强国的一条人民幸福之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反映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而是转向对精神和高质量幸福生活的追求。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了体育发展对人民生活与国家建设的“四个重要”战略作用: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的体育发展乃至体育强国建设,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昭示了体育强国建设对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在体育强国建设征程上,提升全民身体健康水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而这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出台的主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在保障人民群众体育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前提下,达到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目的。除了身体的健康,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体育强国建设中人民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大,身心健康逐渐成为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的独特追求。正因为如此,追求心理的健康发展与身体素质提升一样,同样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追求。

        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通过体育活动获得幸福感还体现在与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上。例如,随着国家体育产业政策的不断落实和人民体育需求的多元化,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不断深入,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体育与文化、科技、养老乃至金融的复合经营,为满足人民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创造了条件。尤其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对体育健身的多样化需求,更使得全民健身与全面健身出现了深度的融合,人民通过体育的参与而追求幸福生活,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2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强国建设的意义、目标与路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随着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由体育兴国到体育大国,再由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并于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要完成的一项伟大的使命任务。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行的体育强国建设,更体现出融入中国国情的独特意义、目标与路径选择。

        2.1  体育强国建设的意义

        2017年中共十九大到2022年中共二十大,相继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体育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大战略。为了具体落实体育强国建设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9月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特别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政策保障作出了明确规划。党中央提出的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与国务院对建设体育强国的具体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首先,历经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开辟了一条中华体育全面复兴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得体育强国建设之路的推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更多的内涵。例如,体育强国建设如何体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何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独特作用等。这些实际上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有着密切关系,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的一条光明大道。

        其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行体育强国建设,体现的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体育强国建设。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所遵循的理念是在总结、批判、吸收历史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种“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增长过程,而是一个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实现的质的飞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中,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创新,不断开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体育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就,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育全景风貌。

        再其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强国建设,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其内涵、战略任务与实施路径,均向人类展示了中国的体育智慧且更具有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强国建设,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中逐渐成为了一个从多重维度创新发展的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更深远、更持久的驱动力。譬如“注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部保护与挖掘,深化体育文化管理机制,加强体育文化领域创新,构建体育文化理念、目标与行动同步的新格局”等,既是体育强国建设中启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这一软实力新引擎的应然需要,也是中国体育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展示东方大国形象的实然抉择。当然,在体育强国建设中,也要注重吸收西方体育强国建设的有益经验,这种容其他现代化体育强国经验的问“道”之举,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体育强国建设融入全人类进步事业奠定了基础。因为“中国好,世界才好”“为世界人民谋大同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逻辑必然,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事业进步的天下情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志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和博大胸襟”。

        2.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强国”一词作为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标志,是在1983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中伴随“普及城乡体育运动,运动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拥有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体育队伍,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这一我国20世纪末要实现的体育战略目标的提出而出现的。亦即说,体育强国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与实施,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相伴而行的,由此也决定了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特色。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综合分析,将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提及的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就包括了建设体育强国。

        5年后的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到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包括: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十大报告中重申了“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同时更细化了二○三五年建成包括体育强国在内的总体目标,于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就包括了建设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强国。

        基于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强国建设总体战略目标,细化后的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更完整地体现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实现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9年至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第二阶段为2021年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第三阶段为2036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在党中央的总体战略规划指导下,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2019年的具体规划实施,伴随着中共二十大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新的征程。这就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体育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到本世纪中叶,即2050年,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2.3  体育强国建设的主旨路径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于中国特色和具有各个体育强国现代化共有特征的体育强国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辟出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尤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从体育强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来分析,其独特的路径选择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特色。

        首先,坚持深化改革与积极创新,为开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奠定基础。2014年10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体育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建设健康中国成为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的目标所在。与此同时,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以及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出发,“体育+”和“+体育”等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新潮流;随着体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姚明、刘国梁、张军、周继红、李琰、申雪等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人士走上单项体育协会主要管理岗位,使协会的社会性和专业性得以增强;全运会在体育改革创新中成为关键点和突破口,经过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和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取消金牌榜、奖牌榜和总积分榜排名,以及在设项上与2021年东京奥运会相一致等的改革与创新,作为我国竞技体育“指挥棒”和“风向标”的全运会的地位更加凸显。

        其次,公共体育服务通过做大增量和提升质量,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供了保障。截至2020年底,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达到37.2%,比2014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于体育活动的多元化和高质量需求日益显现。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体育领域进行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在竞技体育方面,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14个项目中获得金牌,而且夺金项目在境外奥运会参赛历史中是最多的一次。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首枚男子速度滑冰金牌获得者高亭宇、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会冠军苏翊鸣等运动员,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大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伴随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热潮,中国体育产业10年来的总规模从2012年的9526亿元增长为2020年的27372亿元,增加值从2012年的3136亿元增长为2020年的10735亿元,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活力得到了极大激发。

        再其次,立足充分开放和成果共享,展现大国风范、彰显大国担当、提供中国经验。随着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尤其是通过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设立和第十四届全运会的继续深化改革,《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于2022年3月发布后,2022年4月以“开放办赛、共享办赛”为理念的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正式启动,积极参与的广大民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切实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在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开门办体育”充分调动起了各方力量的参与,并在提高中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既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奥运遗产,“开放”的理念也被深深植入;在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亦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借助2014年南京青奥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及各单项运动世锦赛与世界杯的承办,全方位向世界展示了文明、开放、富强的国家形象,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大国担当。截至2020年,我国已与18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体育友好关系,向5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体育技术援助,推动了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

        3  对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分析

        “中国模式”体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立足于中国,又面向世界,既关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又体现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体育强国一般“是指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或前列的国家”,这可以视作“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但由于每个国家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政治背景等的不同,因而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基础上,体育强国建设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国式的发展模式。

        3.1  学界对世界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从世界体育发展进程以及学术界的学术共识来看,世界性的体育强国有着共通的基本条件,而这些共通的基本条件亦被称为一个国家的综合体育实力,包括体育硬实力和体育软实力2个方面,其中“体育硬实力主要涵盖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技、体育产业、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6个方面”。有的学者根据对世界各体育强国的分析,总结出了一套衡量标准,其中包括了体育场地充足及配套设施完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普及、国民身体健康强壮、拥有规范繁荣的体育市场以及在前4个方面基础上有较高的体育竞技水平。还有的学者认为,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至少应当满足3个必要条件,“在群众体育方面,年满20岁的成年人中体育人口占45%以上;在竞技体育方面,奥运会的奖牌数和成绩名次进入前8名;在体育产业方面,GDSP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上”。同时,在体育俱乐部、人均体育场地、学校体育乃至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也有着相应的指标认定。

        其实,早在2009年5月,在中国科协支持下,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承办的“中国体育:体育强国的辨析与建设新观点新学说沙龙”上,学者们在分析上述“硬实力”的基础上,通过融入“软实力”等国际影响力因素,将“完成了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英国、“对体育文化影响非常深刻”的法国、“创造举国体制”的苏联、“把体育和经济的关系搞得最清楚”的美国、“把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结合得最好”的德国、具有“先进的体育理念”的日本等,列为“能够称得上体育强国的”国家,并对世界体育强国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3.2  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而来的。因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特征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基础,将中国式现代化定义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基于上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与本质要求,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强国建设,认为从以下5个方面形成了体现中国国情的中国模式。

        3.2.1  落实人口规模巨大的全民健身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共二十大报告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中,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排在第一位,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这一中国特色所处的重要地位。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持续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人口规模达14亿多的中国,既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具有庞大人口规模的中国整体迈入现代化,将会超过全球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的10亿人规模的总和,并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口规模巨大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巨大优势,但同时在实现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难题,例如:人民需求、市场和人口红利、城乡区域差距与收入差距等。正因为如此,在中国推进现代化既要发挥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更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而这正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突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为了落实人口规模巨大的全民健身战略,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全民健康大处着眼,从全民健身小处着手”的原则,围绕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的推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筑牢健康中国的体育之基。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其主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强国建设的独有特征之一。

        3.2.2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实现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中共二十大报告在二○三五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中提到,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而其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并将高质量发展确定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竞技体育承担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职责,而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实力的增强,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展现国家实力、增强为国争光的能力,这也同时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破解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矛盾的必由之路,并与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要求高度吻合。为了高质量地实现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要在完善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优势有机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发展不平衡,新兴项目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为了提高竞技体育实力的保障能力,要在统筹资源的同时构建体育、教育与社会组织等系统的多元投入体系。与此同时,亦要注重体教融合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和新型竞赛体系的构建,实现竞技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竞技水平的全面提升和为国争光能力的提高。

        3.2.3  立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体育产业作为体育强国惠民利民、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的重要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中有着极大的战略拓展空间。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和主要内容,《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拓展体育产业战略空间要注重打造体育全产业链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体育消费和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加强对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与体医体卫融合的重点支持。对“体教文商”融合发展的这一城市运动综合体和“体旅康养”融合发展的体育特色小镇给予重点支持,打造多方面、多种类且更具活力的体育消费新场景。

        3.2.4  繁荣体育文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二十大报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文化内在价值的展现,作为体育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外在表现形式的体育文化,其繁荣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由其凝聚而成的中华体育精神,“能够凝心聚气、聚沙成塔,对内激励民众,对外树立形象,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社会影响力”。

        由体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所彰显的体育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高地。为了筑牢这一战略高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发展、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文化产品,以运动项目文化为抓手,系统推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注入东方优秀传统文化“营养”。

        3.2.5  坚持和平发展,将体育对外交往融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为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重要使命任务。十八大以来,为了以体育作为一种对外交往的重要手段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融入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务活动和不同场合的论述中,践行着元首体育外交,开辟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体育途径。

        在新时代新征程体育强国建设中,拓展体育外交新局面,构建体育外交新格局,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选择。通过体育对外交往构建和平发展的体育外交新格局,应从多层次、立体的对外体育交往体系和体育类组织与群体的对外交流渠道着手。前者主要基于与欧洲、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的互利合作与交流,后者则主要是调动国内与海外华人华侨在体育对外交往中的积极性。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融入中国特色大国体育外交之中,传播好中国声音,筑牢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坚强柱石。

        4  结束语

        伴随着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体育强国,对广大中国人而言还是一种理想化的期盼。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体育开始走向世界体坛,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等方面首先为体育大国建设铺就了一条值得中国人民期待的大道。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与实践、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为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体育也通过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在新时代踏入了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进行的体育强国建设,在融入既有世界各现代化体育强国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正在走向中国模式的建设之路。体现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乃至体育外交不同领域的体育强国内涵元素上,既要有世界各体育强国共有的现代化体育形态,更要蕴含经过中国式现代化洗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力量与传统道德的中华体育优秀基因。这一体现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是党领导人民走出的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的道路也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文明新形态,从理论和实践上破除了西方式现代化体育强国道路的唯一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体育强国的途径。建设体育强国的中国模式将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与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杰出体育文明成果,不断推动世界体育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自:崔乐泉,中国式现代化与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首都体育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学报》,2022.06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生成逻辑、现实审视与推进路径


        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举国体制办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提高国家影响力、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举国体制办训办赛下的竞技体育发展出现依附国家投入成本巨大、社会贡献价值挖掘不足、人才培养缺陷明显等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以及近年来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价值功能,从原有的体育系统独办转向全民参与、社会联办,使其更好地融入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是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竞技体育系统以及社会相关系统如何相融相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界主要从宏观上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困境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方面展开理论研究,而对融合政策具体如何落实、诸多系统相融相助的动力机制等缺乏深层解析。本文利用系统联动理论对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新动力———系统联动的生成逻辑、现实状况以及推进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相融政策的落实和实现新时代新任务提供参考。

        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概念及其应用机制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以及举国体制办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却连年下降,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一直得不到高质量发展;竞技体育利用社会资本的力度和范围依然有限,且社会对举国体制高投入办竞技体育的不满呼声越来越多,影响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我国政府和众多学者均意识到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文件和学者们发表的相关成果中频繁提及中国竞技体育与众多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而促进多系统、多主体的相融相助、协同共进,均离不开系统之间的协同联动,因此系统联动已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1.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内涵

        系统联动主要是指众多系统依靠各自独特的组织优势,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并通过整体来表达系统中众多主体愿望,维护众多主体利益,以及针对环境变化,联合采取行动,实现多系统多主体的共同发展。中国竞技体育是由若干功能相互连锁、行为交互影响的子系统和主体结合而成的系统,包括竞技体育管理系统(政府体育部门、体育项目协会等)、体育系统的三级培养子系统(第一级国家队,第二级省专业队、职业体育俱乐部,第三级基层体育运动学校等)、教育系统的相关竞技体育子系统(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等高水平运动队等),其内部包括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后勤人员等众多主体。中国竞技体育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产生彼此耦合或干扰的交叉作用,共同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大系统的统一整体。另外随着新时代对竞技体育的新要求,拓宽发展领域并积极与社会相关系统进行相融相助,又形成了政府部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社会资本等组成的多系统网络式立体联动结构。

        在中国竞技体育多系统网络式立体联动结构中,众多系统相互之间形成复杂联动关系,包括政府部门与各系统之间的纵向联动关系、系统之间的横向联动关系、各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的纵向关联关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等(图1)。可见在中国竞技体育与其相关的诸多系统协同合作中,必须处理好诸多系统的相互关系,激发诸多主体合作意愿,才能够使系统联动得到真正落实。


         

         1 中国竞技体育多系统网络式立体联动结构及其复杂关系


        1.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应用机制

        早期片面地缩短战线、保证重点发展策略是特定时代我国对竞技体育的特殊需求。而新时代竞技体育拓展运行领域、充分发挥其多元价值功能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但这一改革过程必然伴随着竞技体育与众多相关社会系统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竞技体育作为社会复杂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一样,其主体的行为必然受到系统所处环境、系统内主体以及与其他系统主体的影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环境以及政府政策导向对竞技体育与社会众多系统相融相助的强大推动下,竞技体育系统显然也需要激发诸多主体(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后勤人员)的参与活力。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复杂,如果系统存在任何制约主体的合作因素,都有可能在与其他主体关系中形成蝴蝶效应,将负面因素的影响力无限传递和放大,进而引起相关主体合作意愿的变化并可能最终阻滞系统整体的合作联动。系统联动的应用机制就是加强竞技体育系统内部以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社会资本等系统主体对新时代竞技体育多元价值功能的深入理解,使众多主体意识到竞技体育多元价值功能的发挥可以带动竞技体育系统实现自我造血,带动社会大众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带动社会资本收益增量,继而使相关主体意识到系统联动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激活多系统主体相互合作的积极主动性,在建立多系统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影响与合作进一步实现各获所需、合作共赢的目的。因此,系统联动既要有外围政府政策引导和推动,并为众多主体合作搭建平台和通道,还要培育不同系统相关主体的合作资本优势(如竞技体育系统的体育技能资本优势、学校系统的文化资本优势、社会系统的购买力资本优势等),培育各系统主体相互合作的共赢意识。

        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生成逻辑及其价值审视

        2.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生成逻辑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竞技体育“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民族自信”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实现,随着新时期全民健身升级为国家战略,竞技体育的价值与作用也开始出现了转向。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推动竞技体育从“单一管理”到“多元治理”的体制机制转变,从“金牌至上”向“综合实力”复合型目标转变。但在转向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1)众多竞技体育项目对举国体制过于依赖,使得我国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的成本较高;2)竞技体育运行体系长期形成的高度封闭、排他性特征,迟滞了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的进程,进一步阻滞了社会资本介入竞技体育的积极性;3)众多竞技体育参与主体还固守片面的逐金夺银观念,而竞技体育所特有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多元价值被忽略,同时国内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年下降,竞技体育系统所特有的强身健体功能及软硬件优势对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指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相违背。

        为解决上述问题,当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助推竞技体育与社会相融的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诸多系统矛盾叠加,参与主体间利益冲突不断,相融相助的内生动力不足,政府、社会、市场多元主体相融相助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一直没能构建起来,进一步导致竞技体育结构规模发展受限、投入产出效益失衡、训练科技保障匮乏、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化选拔和培养体系构建迟缓等问题。在此情况下,竞技体育如何实现新时代国家新需要,与多系统实现协同、融合、共进,代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新动力的系统联动则显得尤为重要。

        2.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价值审视

        2.2.1  系统联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确定了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国家的战略布局也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先后颁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均强调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发挥竞技体育在建设健康中国、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中的重要价值,充分利用其综合功能和重要作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应按照体育强国建设新要求,挖掘自身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贡献多元价值功能,以自身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使命,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这就需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领域,积极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竞技体育应根据国家新时代发展要求,将继续提高竞赛成绩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其多元价值功能,为增强人民体质和服务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的和谐发展,承担新使命、作出新贡献。

        2.2.2  系统联动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协同发展的新需要

        随着新时代国家对竞技体育办训办赛价值目标定位的改变,社会对竞技体育多元价值需求高涨。竞技体育也应顺应新时代要求,积极融入社会多系统协同发展之中,在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及软硬件优势的基础上,与社会众多系统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局面。新时代竞技体育应以开放的观念准确认识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协会、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关系,创建“政府支持、协会主导、市场自主”的协同多系统联动、多主体参与的竞技体育新模式;中国竞技体育应从“争光体育”向“全面体育”转变,从“举国体制”到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丰富“为国争光”新内涵,为新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应利用竞技体育特有的精神魅力、激励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健身和休闲体育,进而实现与群众体育的深度融合,并承担起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新责任,引领国民“大健康”事业深入推进;竞技体育在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应发挥引领作用与辐射功能,进一步加强政府与社会主体协同联动,形成合力,优化结构布局。

        2.2.3  系统联动是竞技体育内部诸多子系统协同发展的新诉求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单靠政府管办合一的“独轮驱动”很难实现奥运与非奥运项目、夏季与冬季项目、优势与潜优势项目、职业化与非职业化项目及弱势项目的区域布局、均衡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市场的“多轮驱动”来协同推进。统筹政府、社会和各类项目协会协同关系,激发多系统力量介入竞技体育领域,推动竞技体育管理结构优化和提升效益,打造国家和社会多元参与的竞技体育发展新机制;同时竞技体育也需要依托各类协会、俱乐部、市场等多方力量,推动教育系统、体育系统、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有效融合,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系统联动新机制;另外利用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融合的理念,广泛吸纳社会各方力量,组建技战术、体能、康复、科研、营养、心理等一体化复合型训练团队,打造训练、科研、医疗、康复保障等多专业融入训练参赛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平台,也是竞技体育科学化助训助赛新诉求。通过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联赛、大奖赛、邀请赛等,不断拓宽竞赛种类,完善竞赛体系,也是竞技体育社会责任担当以及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大众身心健康的需要。

        综上所述,无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的新要求,还是竞技体育自身发展新诉求,均亟需以拓宽发展领域、发挥价值功能为主线,积极与社会众多系统相融相助。但前期诸多政策的颁布和学者们的成果只是提出了系统协同发展的建议,缺少对“系统如何联动”“参与主体动机如何激活”等机制原理的深入研究,致使相关主体不能全面深入地审视系统主体采取合作的目的动机,影响系统联动的落实和推进。

        3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现实状况及其推进缓慢归因

        3.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现实状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体育强国发展理念指导下,政府先后出台了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等一系列政策,竞技体育与社会相关系统的合作相融提上了日程。但政府、社会、学校、大众围绕着竞技体育展开协同合作,就必须建立相互依存、功能互补、各获所需的合作机制,主要表现为个人或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工作方式与运行内容,然而当前多系统、多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并未形成,系统联动推进缓慢。

        3.1.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合作较少

        “大体育”理念认为竞技体育可以通过赛事表演、深入群众指导等形式带动群众体育实现普及,群众体育普及又助推更多青少年参与竞技体育,两者最终实现相互促进、协同融合发展的目标。然而,当前双方协同合作仅体现在社会对部分职业体育赛事的关注,而职业体育以及未开展职业赛事的众多运动项目在深入群众指导方面几乎处于空白,仅有少量的退役教练员、运动员通过介入社会培训机构、参加业余基层赛事或进入校园进行体育技能培训等形式参与社会大众的健康指导。

        3.1.2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长期协同合作的实践效果不理想

        多年的体教结合尝试没有实现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深度合作,青少年体质亚健康状况依然存在,教育系统竞技体育水平、规模、培养质量依然有限。两大系统合作受限的根本原因在于“重训练”还是“重文化”的办训办学动机分歧,当然也与长期存在的“重文化、轻体育”的社会主流理念影响有关。当前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百姓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更应该注重广大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

        3.1.3  竞技体育与社会资本协同合作规模有限

        当前只有足球、篮球、排球等少量社会影响力较高的竞技体育项目通过职业化的改革与社会资本进行了合作。占中国人口40以上的青少年中,也仅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中国中学生篮球联赛(CMBA)等少数比赛中有社会资本介入,绝大多数的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介入还属空白。社会资本赞助竞技体育是为追逐直接或间接利益,但当前在政府积极推动多系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仅对已有影响力的赛事进行赞助的理念恰恰忽略了青少年的市场潜力和多元化利益的评估。

        3.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推进缓慢归

        因国民经济供给侧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对新时代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竞技体育亟需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更好地通过系统联动提升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职业体育乃至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助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强调积极挖掘竞技体育多重价值功能,带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实现协同发展。但我国竞技体育与其他系统的融合依然困难重重、推进缓慢,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2.1  多系统主体对竞技体育多元价值认识不足

        竞技体育与人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使其集政治影响力、文化辐射力、经济生产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特殊的身份造就了其多元的自然和社会价值。1)从培养人的视角,竞技体育可以增强大众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培养运动员的体能和拼搏意志力,展示出人类的运动潜能和坚韧精神。2)从政治价值视角,竞技体育作为世界各国交流的平台,可以展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综合实力,故可以作为国家形象塑造、外交助力、国际文化互动的重要平台。3)从经济价值视角,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积极利用竞赛表演业的功能,推动社会大众关注赛事,拉动消费,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如交通业、餐饮业、服装业、制造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体育产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4)从文化社会视角,竞技体育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休闲娱乐需求,且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均存在密切的联系,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可以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竞技体育又能影响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普及程度与发展质量。

        当前竞技体育系统内部众多管理者和参与者还存在对早期举国体制的过度依赖,对竞技体育价值认识狭隘,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随着新时代政府办赛办训目标改变,一旦离开政府投入,竞技体育系统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其次,严重制约了对竞技体育系统内部主体的主体性和适应性激活,造成竞技体育系统整体发展动力不足;另外,竞技体育难以实现与社会诸多系统的相融相助,只能使政府背上沉重包袱,进而影响社会对政府的支持和评价。上述问题最终使系统“联动”变为系统“相阻”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一直围绕服务国家外交、塑造国家形象、为国争光的政治价值取向来运行,使得其他相关系统的众多主体对竞技体育“唯金牌”“唯成绩”价值功能的认知较为狭隘,进一步导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多元价值功能开发的要求与竞技体育系统内外众多落实者唯政治价值认知的分歧,这一现象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相抵触,进一步影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多系统联动。

        3.2.2  多系统联动的机制尚未形成

        虽然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多系统相融相助已经提上日程,小范围、多形式的结合尝试已经展开,“清华跳水队模式”“恒大足球模式”“温州模式”“丁俊晖模式”“李娜单飞模式”等多种培养方式的尝试也相继获得成功,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全面合作依然没有形成,教育系统建立的竞技体育运行系统水平、规模和运动员培养质量依然不高,社会资本对青少年的市场赞助依然不足。故要实现竞技体育和相关系统的多系统协同联动,就必须建立相互依存、功能互补、合作共赢的合作平台以及协同机制。但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相融相助的系统联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激活诸多系统主体相互合作的动机和合作要点还有待于挖掘或施加政策引导。

        3.2.3  多系统联动的动力不足

        多系统联动的机制应建立在合作共赢、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激发主体合作获利的动机。而当前竞技体育应在重视政治目标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大众需求,深挖其经济、文化和教育价值。通过为人民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竞技产品,引领和带动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通过与学校体育的积极融合,指导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改善。但由于体育系统众多管理者和参与者仍不愿打破原有举国体制下所具有的地位和资源优势,转向与社会众多系统相融发展;竞技体育系统早期的自封和其他社会系统众多主体对其的认知偏差,使得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教练员、运动员等主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同主体认识和意识的偏差,为社会系统与竞技体育相融合作制造了诸多壁垒,进一步影响多系统的联动发展。因此只有让众多系统主体意识到,在新时代通过与竞技体育相融合作,社会资本能够获取诸多利益,学校体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群众体育能够实现大众身心健康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或使竞技体育主体意识到通过发挥自身多元价值功能与社会相关系统相融合作,能够为自身独立造血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稳定的动力和收益,才可能在政府政策动力的推动下将系统联动真正落到实处。

        4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推进路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竞技体育的要求以及竞技体育系统为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决定了政府、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社会资本等相关组织以及大众个体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多系统多主体各尽所能、各获所需的增能式立体联动机制,是实现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较佳路径。

        4.1  构建完善的系统联动机制,厘清多系统多主体的联动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我国竞技体育多元化造血提供了环境保障。因此,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方向,以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为发展目标,借助政府驱动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需求驱动力、社会资本追求利益驱动力,形成系统联动的整体合力,充分挖掘竞技体育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和多元价值,推动政府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以及社会资本系统的上下协同、相互联动,进而形成改革合力,构建出多系统紧密联动、全方位发挥价值功能的联动机制(图2)。

        其中,竞技体育管理者要转变发展观念,利用好市场机制,拓宽竞技体育参与领域,深入分析竞技体育系统内部主体间的正向、反向及相互反馈的复杂关系,探寻政府、社会、市场、协会等多元系统主体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内在动机,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构成的多元系统协同联动,在新型举国体制基础上,利用政府和市场多方力量,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故该机制是中国竞技体育以及相关系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场域内整合资源、激发活力,以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的新型互动机制。该机制既突出政府、竞技体育以及相关系统参与主体是系统联动的行动主体,也强调多元主体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联动关系。


         

         2 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机制


        4.2  重视系统联动中的主体诉求和协作,打造共建共享的协作格局

        系统联动的推进应以构建多系统利益共同体和实现政府、竞技体育以及众多系统相关主体诉求为根本目标,其中政府注重竞技体育的社会责任、社会公信力发挥,竞技体育渴望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本关注自身的盈利及权益保障、社会责任及影响力的提升,社会大众则热衷满足其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高质量享受,这就更加凸显了系统联动价值。因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明确职责、协同运作,实现“联”和“动”。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加强竞技体育、社会资本、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等系统的诸多主体之间的协作,加强多系统主体对系统联动的正确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构建协商合作平台,打造共建共享的协作格局,同时确保竞技体育与社会资本、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等系统建立起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提升中国竞技体育高质量产品供给能力,建设以合作共赢、相融相助为核心的多系统利益共同体。

        4.3  挖掘系统联动的深层驱动力,激发多系统主体的合作动

        机政府在竞技体育系统联动机制中有着其他社会主体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强大号召力,在政策、制度、人才、精神等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政府的政策驱动是当前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同时,中国经济积累为竞技体育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城市化进程、人口聚集、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收入提高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动力。另外,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为竞技体育的社会协同进程提供了外部动力。而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则是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原始动力和内部动力。在系统联动机制中,竞技体育(经济推动、人才的培育和健身指导优势)、社会资本(资本推动优势)、学校体育(文化教育以及群体规模优势)和群众体育(经济消费和大众规模优势)均具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在具有先决洞察力和权力引导优势的政府政策驱动下,形成竞技体育价值驱动力、社会资本逐利驱动力以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系统需求驱动力的多重合力,促使多系统主体积极展开合作交流,进而在系统联动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另需注意,在系统联动初期,众多主体主动合作能力有限,此时具有先决洞察力和权力引导优势的政府应作为主导力量,通过提供政策扶持、资金保障、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来推动联动机制的良性运转。但随着众多主体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众多系统在联动机制中的驱动作用就会愈来愈大,故系统联动是一个不断融入社会价值元素,经历由“外引”到“内生”的过程。

        5  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服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促使中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以及社会资本等系统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联动关系。借助政府驱动力、竞技体育多元价值驱动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需求驱动力、社会资本追求利益驱动力,积极打造竞技体育与相关系统共建共享的系统联动机制,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并高质量完成新时代国家赋予的新任务,因此系统联动已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摘自:甘荔桔,李成梁,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生成逻辑、现实审视与推进路径——《沈阳体育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学报》,2022.06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域外实践、共性经验与中国路径分析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中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于2020年发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文件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件发布后,体育学术界对体教融合十分关注,众多学者从体教融合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实现理路等多个研究热点进行了充分讨论,产生了不少具有借鉴意义的成果。体教融合的两大价值目标是促进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而其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直接关乎中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展现,在这一前提下,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切入,总结域外实践经验和共性经验,结合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域外实践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一个与时俱进、多方联动的资源整合过程,探讨域外实践需厘清其包含的要素。基于系统结构理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包括制度要素、管理要素、资源要素、学训要素(选材、训练、竞赛、文化课学习)和保障要素等在内的各类要素,影响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才输送、资金投入、训练效益、竞赛、综合管理等。本研究重点从包括公共政策与经费保障在内的管理要素、包括教练员与体育竞赛在内的训练要素、包括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训练在内的人才成长要素3个方面对域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践进行分析。

        1.1  美国大学体育协会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大学体育协会(以下简称“NCAA”)在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例,在美国国家队600余名运动员中,有75%的运动员来自于NCAA的各个分区,可见其培养的运动员的成材率之高。

        在宏观管理方面,美国不为奥林匹克运动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NCAA凭借以高度商业化的赛事为核心的资源整合体系增强了对全美国乃至全球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吸引力。例如,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办时,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在参加该届奥运会之前参加了NCAA的比赛。NCAA完全按照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对大学体育赛事进行开发,赛事数量众多、组织架构完善,管理了23个运动项目,每年组织举办88个不同级别的全美国锦标赛。在2021财年,NCAA的收入达到11亿6000万美元,实现了体育赛事商业价值的充分开发。

        在训练保障方面,NCAA首先从招生环节进行优化,针对每一级联赛,对每所学校招收运动员发放奖学金的名额和总额作了相应的限制,从而使得每所学校对每一年的招募计划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此类规定为美式橄榄球、篮球等集体类运动项目提供了相对灵活的招生依据。运动员进入大学后,美国的大学从制定个性化修业计划、指派专门学术指导教师等多个方面为学生运动员创造条件。例如:在2019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了学生运动员学术交流中心,能向约700名学生运动员提供学习场所,从而使运动员能比较从容地完成学训计划。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方面,NCAA建立了美国职业体育联盟和奥运会选手选拔的“优中选优”的人才筛选机制。据最新数据显示,NCAA所有运动项目后备人才中的7200000名高中生运动员只有约500000人能进入NCAA,而这500000人中最终只有约2%的人能进入美国职业体育赛事体系。“美国奥委会大学运动可持续发展智库”相关负责人认为:“NCAA对于美国选拔奥运会参赛选手而言是一个极其高效运转的机构,大学生运动员通过NCAA得以凭借自己所在学校提供的各类设施、资源与参加各个联赛的机会,成长为具有奥运会参赛资格的运动员。美国奥委会无需为美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国际顶级赛事挑选运动员,这些运动员会自然地从大学体育赛事中脱颖而出”。但是,NCAA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商业化、社会责任、运动员个人成长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并非尽善尽美。例如:NCAA此前一直规定学生运动员不直接参与分配联赛每年产生的利润,直到2021年美国最高法院才作出了学生运动员可以从姓名、形象代言和肖像权中获得合法补偿的判决。还有人认为,NCAA在招生环节、运动员心理健康等方面一直存在着管理漏洞,几乎与NCAA创立之初的目标相违背。因此,在借鉴NCAA在赛事管理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要警惕开发赛事商业价值时出现运动员个人权益可能会被忽视的问题。

        1.2  英联邦一些国家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英联邦一些国家的许多运动项目都是基于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式(以下简称“LTAD模式”)而发展的。

        在宏观管理方面,英国的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各种体育俱乐部共同参与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英国的彩票公益基金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资金来源,并且主要用于资助世界级表演项目及世界级赛事计划项目,而财政资金和其他赞助资金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而澳大利亚的国家体育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专门设有运动员综合发展部,通过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平衡学训关系、合理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为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转型打基础。

        在训练保障方面,LTAD模式着眼于终身体育,并按照运动员的成长规律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将优秀运动员成长期划分为启动培养、培养兴趣、学会训练、为训练而训练、为比赛而训练、为赢而训练、终身体育活动7个相互衔接的阶段,每个阶段设有特定的身体素养提升目标以及匹配相应的竞技体育训练资源。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方面,成功应用LTAD模式的核心在于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的运动训练体系与社会支持系统进行衔接。例如:加拿大在2002年至2012年的体育政策基础上制定的《加拿大体育政策(2012—2022年)》中构建了较为完整的LTAD模式的组织架构,以社区中心、体育俱乐部、家庭作为运动员启动培养阶段和终身体育活动阶段的基础,在不同的培养阶段按照不同的培养优先级匹配相应的竞技体育赛事、运动训练资源和教育资源。

        1.3  欧盟国家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3.1  欧盟的体教融合模式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了在赛场上展现超水平的竞技表现,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这又与接受文化教育在时间上相冲突。2012年欧盟颁布了《欧盟体教融合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欧盟纲要》),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旨在解决学训矛盾和运动员退役转型发展困难的问题。

        在宏观管理方面,欧盟将“体教融合”(dual career)定义为“运动员在接受文化教育和工作的同时达到卓越竞技体育表现的要求,并将从事竞技体育作为终身职业的一部分”。欧盟提出的“体教融合”的内在逻辑和出现时的语境背景与中国当前提出的体教融合理念高度吻合。《欧盟纲要》旨在统一政府、体育协会、教育机构、企业4个层面的认识,为体教融合理念的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政策支持和资金。欧盟国家建立了多种类型的运动员职业发展支持系统,并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不同成长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支持(如图1所示)。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方面,欧盟的不同国家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训矛盾采用了不同的模式,主要包括:1)以国家为中心的监管模式,指的是以立法或制定法规等方式为学生运动员提供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例如,匈牙利通过立法规定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有权不通过入学考试进入任何大学。2)国家政府作为推动者或赞助者的模式,指的是通过“许可立法”等方式确保学生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在大学得到满足,大学可适度提出入学要求。例如,拉脱维亚将决定权交给高等学校,这些学校在满足学生运动员需求的同时对其入学的资格等作出了规定。3)全国性体育联合会作为中介的模式,指的是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建立沟通渠道,可以代表学生运动员与高等学校协商入学条件,例如:希腊体育联合会在充分了解学生运动员需求的基础上,当学生运动员在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出现时间冲突时,体育联合会会适时介入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实际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退役后的职业转型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度的、多层次的过程,虽然有些精英运动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并不能保证其退役后职业转型能成功。有研究表明,运动员退役前的体育成绩等非常具体的因素都可能影响退役后职业转型的成功概率。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欧盟一些国家在运动员利益保障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58%的欧洲运动员协会会员的薪水有所下降。

        1.3.2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模式

        体育俱乐部是德国大众体育、休闲体育和竞技体育等领域的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俱乐部通过组织其成员开展体育活动履行社会职能,数量庞大的体育俱乐部会员是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重要基础。

        在宏观管理方面,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在体育各个领域都很活跃,例如:健康促进、志愿服务等。在德国,7—14岁的少年儿童中有超过80%的男孩和超过60%的女孩是体育俱乐部的会员。体育俱乐部不仅起到了重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功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选拔系统。此外,体育俱乐部还将运动员的日常活动嵌入到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中,青少年运动员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失去参加训练的机会。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和训练保障方面,德国建立在体育俱乐部基础上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包括3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分级系统、训练中心系统和教练员系统。高等教育机构、德意志联邦武装部队以及顶级体育科研机构都在上述3个系统基础上运行(如图2所示)。其中: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分级系统具有运动员选材和配置相关资源的作用,体育俱乐部根据运动技术等级模型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分类,并区分出不同的运动技术等级(A、B、C、C/D、D)。每一等级对应适宜的运动训练资源和教育资源。2)训练中心系统旨在为全德国所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以提高竞技成绩为导向的合格的教练员、训练设施,其中包括精英体育学校和17个奥林匹克训练中心。而德国足球协会和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有权对精英体育学校进行认证。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中,德国约有30%—60%的奖牌获得者是德国精英体育学校在校或毕业的学生。3)教练员系统旨在确保全德国的教练员培训的质量,所有单项体育联合会的初级教练员培训和高级教练员培训均在四级教练员系统中进行。




         

        1.4  日本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在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推行“一贯指导系统”,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竞赛成绩下降之后开始实行“全日本体制”,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过程和训练保障等方面均有所改善。

        在宏观管理方面,日本政府为了解决日本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竞技体育成绩下降的问题,通过召开体育推进会和设立体育厅等措施加强了不同体育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在训练保障方面,首先,日本体育振兴中心主导制定了在全日本实施的《人才挖掘·培养计划》,通过运动项目适应型、运动项目选拔型和运动项目转化型3种培养模式选拔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并通过优秀教练员的指导能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掘自身的潜力。其次,日本体育振兴中心从2017年开始实施《希望之星海外强化训练计划》,日本政府以“强化助成金”全额支付运动员、教练员、训练师及其团队开展海外集中训练和大量参加高级国际体育赛事的费用。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方面,日本文部省于2015年实施的《体育职业生涯援助战略计划》进一步完善了优秀运动员保障体系,构建了运动员一体化援助体系,为运动员在培养期、服役期和退役期提供不同的政策支持。此外,日本政府于2017年制定的《体育基本计划》中提出,促进“体教融合”发展,大学在兼顾学生运动员的学业和训练基础上,通过采取专门编制班级、个性化学业支持、开设线上课程等手段最大限度地缓解训练、比赛与学业的矛盾。

        除了根据国际体育形势的变化调整备战策略,日本的某些运动项目也采取了长周期训练的方式。例如,乒乓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以学校为基础,小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乒乓球进行训练。在中学阶段,初中和高中都设有乒乓球运动部,每周固定时间上乒乓球课。在2021年,日本乒协新注册的300000余名运动员中,有小学生110000人、初中生145000人、高中生72700人,学生运动员占比超过了76%,成为日本乒乓球后备人才选拔的重要基础。

        1.5  俄罗斯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在宏观管理方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重新收回了竞技体育的管理权,并于2002年设立了“俄罗斯总统下属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委员会”,于2012年更名为“俄罗斯总统下属体育运动委员会”。该委员会是俄罗斯总统的咨询机构,这样高级别的咨询管理机构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并不多见。俄罗斯虽然将竞技体育重新划归政府统一管理,但是与苏联时期的政府主导型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有本质区别,在俄罗斯总统下属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协调下,以俄罗斯体育部为主的体育行政部门与以俄罗斯奥委会为主的体育社会组织在竞技体育工作中形成了权责较为清晰的分工管理框架。

        在训练保障方面,俄罗斯夏奥会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相关标准文件中对各类夏奥会运动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养内容及预期达到的培养效果作了规定,并制定了各类夏奥会项目后备人才在不同年龄段的具体培养方法、培养周期、参赛级别及阶梯式晋级方法与标准等,确保了俄罗斯夏奥会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俄罗斯还围绕不同执教水平的教练员实施了《精英教练员资助计划》,以此提升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并支持社会力量培育教练员,不断完善教练员培训体系,尤其是围绕摔跤、田径、体操等重点项目建设了多个国际化教练团队。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方面,俄罗斯制定和实施《2016—2020年体育发展计划》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改善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其中的加强竞技体育训练的科技支撑、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学习和培训创造条件、为后备人才培养创造条件等多项任务均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直接相关。

        2  域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共性经验

        中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既要对所借鉴的国外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本土化改造,也要体现出一些共性的经验和规律,包括在宏观管理方面要侧重顶层设计、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在训练保障方面要侧重建立长效机制、提高运动员科学训练水平,以及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方面要处理好学训矛盾、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退役后职业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2.1  完善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支持网络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完善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支持网络。1)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竞技体育对许多国家来说是优先发展的事业。随着各个体育强国的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层面对竞技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经费支持力度。例如: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在竞技体育方面开始推行“全日本体制”,通过颁布法律、制定政策、拨付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等一揽子措施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充分体现了日本政府对竞技体育事业、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其他国家也通过制定政策调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这与各国政府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相关。譬如欧盟通过指导性的纲要文件引导欧盟各国政府落实“体教融合”、德国在体育俱乐部模式已经非常成熟的前提下更多的是通过认证等措施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总体看来,政府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内外部起的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的作用愈加重要。2)平衡好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支持网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会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例如,NCAA将会员高校或联盟分为3个等级,且分别设置了各自独立的管理机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鼓励大学按照地理区位建立大学体育联盟,较好地平衡和保障了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大学的利益。尽管不同国家(地区)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不同,但是实践证明,在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同竞技体育的关系日益密切的当下,建立和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支持网络日趋重要。

        2.2  侧重建立和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提升竞技体育科学训练水平

        1)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侧重建立和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把握运动项目阶段性改革的重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有学者发现,在《日本足球发展规划》制定前的研究中,日本政府从日本足球运动员的规模和竞技水平、教练员和裁判员的规模和执业水平、足球管理人员的规模和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涉及足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数据,并且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2005年、2015年、2018年、2022年、2030年、2050年每一节点的足球人口设定了数量目标。除了在宏观管理层面要有较为明确的目标规划,在涉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动训练基地建设、赛事体系完善、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同样需要制定长期的配套性政策。

        2)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学训练水平。在近几届奥运会的备战周期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技术因素愈加凸显,无论是日本成立的国家体育科技中心和国家体育训练中心、德国成立的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均将科学训练作为核心。

        2.3  正视学训矛盾,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之间的矛盾,而国际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提高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都对学训矛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要正视学训矛盾,凝练共识。欧盟在2012年出台《欧盟纲要》前,先对200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的14个成员国在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就业、财政支持和养老4个方面给予的支持进行了调查。之后,在2007年发布的《体育白皮书》中,欧洲议会对专项训练挤占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时间的问题作出了说明,并确定了包括足球和篮球在内的集体类运动项目训练、包括网球和自行车在内的个人运动项目训练、包括田径项目和游泳在内的非职业运动项目训练对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时间的挤占程度,可见,这些政策出台前经过了调查,凝练了利益相关者的共识。

        其次,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在正视学训矛盾的前提下,本研究中的各国普遍制定了专项支持政策,但是学训矛盾随着时代变化会一直存在,因此,要完善相关政策。例如:德国顶级体育合作大学在2009年与德国体育联合会签署合作合同后,允许运动员调整课程以适应体育训练。再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NCAA分别于2020年春季、2020年秋季和2021年秋季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学生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学业安排等展开了调查,甚至美国有些大学开始增加财政预算来应对疫情的影响。

        3  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举国体制+”路径分析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是中国体育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可以借鉴国外有益的实践经验,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培养路径。

        时代的发展对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家战略而言,2019年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了“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的战略任务,其中强调要“充分调动高校、地方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多方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成为共识。而国外一些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实践体现的普遍规律是,无论是长周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系统地设计顶层制度、重视平衡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的关系,还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等均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机制或模式。

        回顾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不可忽视“举国体制”主导的资源调配体系,其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特别是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并快速蔓延的情形下,中国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导的竞技体育训练体系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在这一特殊困难时期更加凸显并被进一步强化,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整体竞技表现提升和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面参赛、全面突破、全面带动”的目标筑牢了坚实的基础。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虽然“举国体制”培养模式存在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新型培养主体参与不足的问题,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举国体制”在当前并非无效,而是要对“举国体制”培养模式赋能,在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丰富“举国体制”的内涵。学术界在探讨“举国体制”的优势时也提出了突破之处,例如:有学者认为坚持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既是实现体育事业腾飞的“因”,也是坚定体育制度自信的“果”,“举国体制”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有学者认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需要在传统的“举国体制”基础上,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有机结合,形成“新型举国体制”模式。另有学者则认为应当立足中国国情和国际经验,遵循竞技体育的客观发展规律,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竞技体育发展。

        在分析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新型举国体制”更多的是针对体育事业整体发展或者竞技体育整体发展而提出的。具体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其实践路径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因此,笔者提出了“举国体制+”的实践路径(如图3所示)。该实践路径首先是在理念层面提出了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目前的薄弱环节,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其次是在具体实践层面,要充分发挥当前已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作用。基于以上,应从3条路径展开实践探索,即“举国体制+大学体育”路径、“举国体制+职业体育”路径、“举国体制+社会力量”路径。


        3.1  “举国体制+ 大学体育”路径



        大学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其他竞技体育强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采取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中国大学培养的运动员屡次在国际体育赛事中获得金牌。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大学能担负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任,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大学目前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基础设施建设、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未来要充分发挥大学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亦读亦训”方面的优势。1)要进一步推动体育高等院校转型发展。体育高等院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最佳路径是构建“大学+ 基地”的模式,即既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体育大学,也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两者有机共存、相得益彰、不可偏废。未来要充分发挥体育高等院校在教练员队伍建设、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要创新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方案,通过调整专业设置等方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体育高等院校应加强与国家队、专业运动队、体育协会的联合,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竞技水平与科学训练水平。2)要进一步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首先是高校要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管理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提高对运动员的招生、训练、文化教育等主要环节的管理水平。其次是改进运动员训练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队伍建设和管理,采取专职、兼职等多种方式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再其次是可以在一部分高校的优势体育项目中开展试点工作,从竞技体育人才引进、运动训练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以点带面,推广有代表性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经验。

        3.2  “举国体制+ 职业体育”路径

        客观而言,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带有明显的奥运战略烙印,在职业化改革过程中,某些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会出现短期下滑,但是要坚持发展职业体育,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与职业体育赛事体系衔接。

        一是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入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职业体育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即都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而在最终目的一致的前提下则要明确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如何设计合理的激励制度和如何确保职业运动员在职业体育赛事体系中充分体现竞争力。以职业足球和职业篮球为例,当前,校园足球活动难以立刻输送高水平的足球后备人才,而职业足球赛事体系中又不具备高等院校的文化教育功能,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在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优势,形成资源适配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而在职业篮球方面,在2022年7月结束的CBA选秀大会中,20名被选球员中就有13名球员来自大学,4名球员来自体育俱乐部,3名球员为家庭培养,这些球员经由不同路径进入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其在某种程度具有示范性,说明CBA的选秀制度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中国篮球事业,有利于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由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的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议进一步完善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职业体育发展的相关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出方面,职业体育和竞技体育应协同发展。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职业体育条款列入“竞技体育”章节,也说明了职业体育的发展要以竞技体育为基础。可以说,一部分适合职业化发展的竞技体育项目的后备人才的成长路径应围绕职业体育赛事进行规划。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就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体育赛事体系,使更多资源配置到当前的职业体育赛事体系中,通过繁荣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和移动互联网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应当充分发挥优势,通过开发无形资产、转播体育赛事等多种方式充分开发中国本土职业体育联赛的商业价值,提高中国本土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3  “举国体制+社会力量”路径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多处提及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包括“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集体球类项目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与地方、高校以及俱乐部等社会力量联办共建国家队新模式”。社会力量参与集体球类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需要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在“举国体制”背景下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使“举国体制+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一是要“以点带面”,政府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府可以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机制,逐渐将一部分运动项目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转移到社会力量,依托体育俱乐部等建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并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各地政府也可以将小范围的体育俱乐部作为试点,将技术、人才等在内的诸多训练资源配置到体育俱乐部,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学训练水平的提高。目前还应充分结合已有经验,并同时借鉴“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城市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例如:温州市政府在推动社会力量办体育过程中制定了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扶持竞技体育训练机构建设、体育教育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参赛经费开支、外训经费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激发了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

        二是要深入研究体育社会组织培养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运动员注册、参赛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具体实践路径,研究体育社会组织中的教练员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中的教练员执教水平。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管,加快构建包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标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体系、社会体育俱乐部退出机制在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风险管理体系。

        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训矛盾”的优势,特别是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可以由体育社会组织以有偿服务方式满足一部分青少年学生提高运动技术的需求,由普通学校进行文化教育,这不失为体教融合的一种可行方式。与此同时,也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政府可以进一步推动在不同区域构建多层级体育赛事体系,形成体育竞赛成绩与运动训练过程相互印证的途径,“以赛代练”,促进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此外,以苏翊鸣、谷爱凌为例的冰雪项目运动员由家庭和国家共同培养的方式同样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到新时代,要解决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和调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面临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性变化,要充分遵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创新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探索“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充分激发高校、社会力量、体育俱乐部等多元培养主体的积极性,既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又要为这些培养主体赋能,同时也要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条件基础,开创新时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摘自:王鹏,郝文鑫,郭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域外实践、共性经验与中国路径分析——《首都体育完美体育365wm_bt365网上娱乐_bt365体育在线备用学报》,2022.06